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54章 我不成魔,魔屠我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穿越到安史之乱,你的身份是大唐一个小小的县令,手下仅有7000余人,即將面临著18万安史叛军的围攻。
    內无粮草、外无救援,你会为大唐守住江南最后的屏障吗?
    它决定著大唐无数人的命运,甚至可能决定著大唐是否还能存续!
    【你同时面临著一个人生抉择:“救一座城的人重要?还是救一个国家的人重要?”】
    天幕的血色隱隱透露著不祥,不少人捂住了自己稚子的眼睛,不让他们去看,害怕在孩子的心中留下阴影。
    大唐之后的读书人露出复杂的神色,对安史之乱中睢阳城的百姓来说,张巡是比安史叛军还可怕的存在,他们被吃光了,物理层面的吃。
    对整个大唐来说,张巡是大唐收復两京,平息安史叛乱的最大功臣之一;若无张巡,江南千万百姓和物资,將成为安史叛军最大的物资补给点。
    嬴政有些羡慕,有些悲愤的看著天幕,为何到大汉、大唐遭遇灭国之祸时,总会有无数的忠臣良將挺身而出?
    朕的大秦“嘎嘣”一声就轰然倒塌了?朕的霍光、顏真卿去哪里了?
    你们用不著送给大秦啊,朕不猜忌,朕捨得放权,朕太需要你们这样优秀的忠臣了。
    嬴政是越想越气,都怪赵高和胡亥!
    “来人,去將赵高拉出去再阉割一遍,胡亥给朕再鞭打一顿,要保证他们別死。”
    ......
    【饿疯了的百姓易子而食叫畜生,將军带兵吃人叫魔鬼,守不住睢阳,身后的江南就是千万白骨。】
    【睢阳保卫战,一场吃人的防守战!十一个月的守卫,守到了郭子仪部署完毕,完成对安史叛军的围剿!】
    “吃人!”
    无数人听到这两个字,身体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难道已经到了要吃人的地步吗?
    年龄大的百姓目光模糊了,想起了大灾之年发生的事,已经吃完了能吃的一切,可还是很饿,目光所及只剩下了人...
    他们也不想做畜生啊,可飢饿已经吞噬了身为人的道德。最后残存的人性,让他们互换了孩子。
    前一秒还在讲开元吃都不吃不完的粮食,下一秒却发生了吃人的惨事。
    开元二十四年
    李隆基瘫坐在龙椅上,如果顏真卿还能解释,起码活过了安史之乱,只是后世皇帝昏庸残害了忠臣。
    那张巡和吃人出来,李隆基知道自己可能要彻底完了,到底是造了多大的孽啊,为了守护大唐已经到了吃人的地步了。
    李隆基只感觉朝堂之上的目光冷颼颼的,他能感觉到玄武门在召唤,召唤新的继承人!
    就是不知道是哪个新的李家二郎,能在玄武门唱名!
    【我叫张巡,安禄山起兵谋反时,河北、河南等地迅速沦陷,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著,我一个小小的真源县令能做什么?】
    【看著周围百姓期盼的目光,再看叛军攻击的方向,直指江淮財税重地,读圣贤书的张巡陷入了沉默。】
    【隨后张巡率真源县军民数千人起兵抵抗,在雍丘与叛军周旋,多次以少胜多,击退叛军进攻,持续了半年之久。】
    【757年,安庆绪派部將尹子奇率18万大军围攻睢阳。睢阳一旦失守,叛军將南下劫掠江淮。睢阳太守许远推张巡为主帅,二人合兵,总计7000兵力。】
    贞观年间
    “快、快、快,拿地图过来,给朕找出睢阳。”
    李世民命人將大唐地图拿出来,很快找到睢阳城,看著睢阳背后的地图,李世民手指微微颤抖。
    “药师公,你说张巡是怎么用7000人守住睢阳的,十一个月啊,整整十一个月!”
    李靖看著睢阳的战略位置,心中盘算著叛军和大唐的敌我態势,推算用有限的兵力如何防守。
    “陛下,臣推算过,若是有援军支援,粮草充足,极限情况下可以守住睢阳。不过若是没有粮草...”
    李靖的话音越来越低,他不忍再说下去了,没有粮草总不能让士兵饿著肚子守城,那最后的选择不言而喻。
    “干他娘,王八蛋安禄山!”
    “咱要乾死这些叛军!”
    “狗皇帝李隆基!”
    “啊啊啊啊”
    但贞观武將天团们宣泄著心中的压抑和愤怒。
    至於其中好像插入了什么奇怪的话,无人在意!
    【守城初期,张巡多次亲率士卒衝锋,巧用 “草人借箭”、“火烧叛军” 等战术击退敌军。】
    【张巡率南霽云等人夜袭叛將尹子奇,南霽云搭弓射箭,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
    后又派人向尹子奇 “诈降”,表示 “城中粮尽,愿开城投降,但需叛军后撤十里,让守军整理行装”,乘机袭杀叛军万余人。】
    【隨著守城时间的流逝,睢阳守军仅剩千余人,已无粮草。张巡命南霽云率 30 名骑兵突围,如有神助南霽云杀出重围。】
    【南霽云先向彭城屯兵的御史大夫许叔冀求助,许叔冀畏敌不前仅给予少量粮草;
    又转向屯兵临淮的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嫉妒张巡战功,不愿出兵。】
    【真实的原因是许叔冀拥兵自重,在叛军和朝廷之间左右横跳,坐山观虎斗;
    贺兰进明是因与睢阳太守许远属不同政治派系,怎么会愿意去救政敌。】
    汉武帝时期
    “奸臣遍地,一帮蛀虫,国家隨时有倾覆之危还在爭权夺利!”
    刘彻看的是气血上涌,虽然他是大汉的天子,但天幕都说了以后都是汉族。
    “朕告诉你们,朕不管你们是投靠的谁,是谁的部將,但你们都是大汉的臣子,绝不可因个人影响国家大事!”
    “若是让朕知道,朕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
    刘彻的声音传遍了未央宫,传进了汉武朝堂每个臣子的耳中。
    他,刘彻绝不开玩笑,別的事情都有商量的余地,国家大事决不允许!
    確实也没人怀疑刘彻的决心,毕竟自家这位陛下,发起猪瘟来连自己的儿子都杀,更別说他们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