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07章 明高划界通知
第507章 明高划界通知
大明殿的殿前台基上,鲁锦冷漠的看了那群被俘的高丽人一眼,然后又转头对身后问道,“刘子贤何在?”
“陛下,臣在。”刘子贤连忙上前听用。
“朕让你找的人,你找到了吗?”
刘子贤当即掏出那张名单,凑上前对鲁锦介绍道。
“陛下容禀,臣昨日已经审问清楚,高丽的亲元派,且家中曾与蒙元宗室有姻亲关系的,共有三户,分别是奇氏,权氏,和卢氏。
“这奇氏便是那位奇皇后的母族,如今在高丽权势滔天。
“权氏当今家主名叫权谦,此人现在就站在下面,这人是高丽政丞权溥的幼子,高丽的政丞便如中国之宰相,其在高丽忠肃王时蒙荫授官,随忠肃王入大都,侍从五年,回国后录为二等功臣,连连升迁,至高丽忠穆王时,此人还被拜为佥议赞成事,即为高丽第三宰相。
“至当今高丽国主登基后,又封其为福安府院君,至正十二年,此人还曾出使元廷,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胡元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因此又是胡元太子的丈人。
“这次他受元廷征召,带着女婿元颢前来大都,准备与我军为敌,然后才被俘至此,此时权谦和其女婿元颢都站在下面,那两人就是。”
刘子贤往人群中一指,鲁锦顺着望过去,心中却暗道好家伙,这爱猷识理答腊本来就有一半高丽血统,现在又娶了个高丽女人,继续这么几代混血下去,大元的皇帝还能剩几丝蒙古血统?怕不是要被高丽夺舍了吧?
怪不得后世棒子还专门给奇皇后拍了部电视剧,感情这女人在元丽关系中起到这么大的影响。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你继续说,还有个姓卢的呢?”
刘子贤当即再次介绍道,“卢氏当代家主名为卢頙,此人为高丽现任左政丞,即为左相,这次也来了大都,还将女儿献给妥雚帖木儿做嫔妃,现也在被俘之列。
“凡此三姓,在高丽嚣张跋扈,权倾朝野,强抢民田,欺男霸女,掳民人做奴婢,导致如今高丽国内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怨声载道,尤其是这卢頙,听说生性尤为贪婪,最喜夺人奴婢。”
鲁锦闻言顿时吐槽道,“没一个是人,这些个亲元派好的不学,倒是把胡元的奸臣权臣做派学了个全,剩下的其他人呢?”
刘子贤再次说道,“其余的柳濯、罗英杰、崔莹皆为高丽将领,印安是高丽派来常驻大都的使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人需格外注意,此人名叫廉悌臣,其祖父曾为高丽宰相,其外祖父也是高丽宰相,其子又娶了现任高丽宰相权谦之女。
“且这廉悌臣本人,六岁丧父,十一岁入大都,在木华黎后裔家中长大,在大元学儒,曾与木华黎后裔一起去漠北迎泰定帝,后被泰定帝看重,将其录为怯薛禁军。
“至顺年间,廉悌臣还被大元委派,去做征东行省郎中,负责主持高丽事务,至正三年,还曾去江浙督办中政院钱货,至正六年,也就是高丽忠穆王时,将其升为第四宰相,今岁年初,又被现任高丽国主升为左相。
“只是后来元廷派人去高丽征兵,所派之人正好是高丽前任宰相蔡河中,此人与廉悌臣有私仇,又想借此机会恢复自己的宰相之职,现在的高丽国主王颛为了不得罪元廷,迫于亲元派的压力,这才撤去了廉悌臣的宰相之职,将其封为曲城府院君,此次也被征入元廷,因此被我军俘获,此时也站在下方。”
好家伙,爷爷、姥爷、亲家公、还有他自己,全是宰相,这什么宰相世家啊,高丽的政治阶层够死板的,太缺乏流动性了,怪不得那些高丽权臣能在国内权势滔天。
刘子贤再次说道,“陛下如果想派一人回去,辅佐王颛清除高丽内部的亲元派势力,有两人可供选择。
“一个就是这廉悌臣,此人虽然与亲元派的权谦联姻,但这属于高丽惯例,实际上廉悌臣并不算亲元派,反而十分受王颛信任,再加上廉悌臣累世公卿,其在高丽朝堂的影响力绝非等闲,也只有他能和那些亲元派分庭抗礼,有他回去辅佐王颛,定能将亲元派铲除。
“不过放此人回去,也有一个缺点,此人才能出众,若放回高丽,其心又不向我新朝,无异于放虎归山,若高丽一心与我朝为敌,此人恐成大祸。”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不过也没有说话,而是在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得失。
其实鲁锦不知道的是,在原历史上,这廉悌臣确实非常受王颛的重用,竟在王颛这一时期,反复担任过四次宰相,可以算是王颛最为倚重的大臣了,甚至王颛还亲自给廉悌臣画过一幅画像,从这就能看出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
刘子贤见鲁锦没说话,就继续介绍道,“另一个选择,就是那个常驻大都的高丽使者印安,此人背景简单,既不是亲元派,也没什么显赫的家世,在高丽朝堂的底子也薄。
“让此人回去,好处是其只能当个送信人,不会有什么放虎归山之虑,坏处是亲元派在高丽朝中盘根错节,势力极大,若无一员重臣回去辅佐,那王颛恐怕不是亲元派的对手。
“陛下若觉得这两人都不合适,其实也可以从中择一将领,这些高丽将领虽然在朝堂没什么影响力,但手里有兵啊,有了兵权在手,王颛便是与亲元派撕破脸,大不了在其国内打一场而已,而且还正好能削弱高丽的国力,让其短时间内无力干涉我朝与蒙元之间的纷争。”
鲁锦听完沉默良久,一直在推演不同的方案,会使将来的两国局势走向何方,会对大明产生什么影响,而李善长在旁边听了半天,也把刘子贤的话听了个全,大致明白了鲁锦想干什么。
于是当即上前谏言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鲁锦瞅了他一眼,点点头,“先生请说。”
李善长当即道,“如今国朝初立,民心思定,国家百废待兴,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恢复国力,无论陛下想在高丽干什么,现在都不宜和高丽起大的争端。
“高丽如今也算兵马强壮,绝不可小觑,若与其交恶,则辽东边防压力必然陡增,朝廷就得布置更多兵力放在辽东,不仅耗费钱粮,拖慢国内的恢复速度,还会牵扯分散我们对付残元的精力。
“因此,当下不如与高丽交好,对付残元,清除高丽内部的亲元派,实乃两国共同夙愿,两国合力打击蒙元,对两国都有好处。
“而我国则可趁机从高丽多多采购,或索要战马,增强我军实力,另外等汪焕章带着黎州作物回来,我们再从山东向辽东移民屯垦,填充人口,储蓄军粮,使辽东能自给自足,如此边防也能更加稳固。
“待七八年之后,国力恢复,人口滋生,粮储充盈,陛下再想做什么也不迟。”
其实李善长跟了鲁锦这么多年,对鲁锦的性格和想法还是有些了解的,鲁锦的野心极大,曾不止一次表露过想要收复安南、占城的想法,国内都还没完全平定呢,就派人去南洋开分基地了,还对渤泥、苏禄、爪哇、三佛齐等国心生觊觎,更是说过要移民澄州(北海道),控扼日本的想法。
连远在天边的南洋和澄州鲁锦都惦记着,那在家门口的高丽鲁锦就更不会放过了,但现在真不是打高丽的时候,大明才刚建国两个月,国内还有几个省暂时没有平定,起码也要休养生息几年,才能对高丽下手。
鲁锦自然也知道这点,而且就算其他的都不谈,只说从军事方面,现在也没做好征讨高丽的准备,最明显的就是缺一支正式的海军。
高丽与寻常的小国不同,它跟中国比当然是小国,但放在整个东亚,已经属于第二梯队了,人口大约600万左右,和同时期的日本、安南差不多,对付这种规模的国家,以同时期中国的体量,打他们一两顿当然不是问题,但想要将其并入版图,且还要长治久安,这就不是一两次战役能解决的事。
唐朝也打过许多次灭国战争,但最后能有效将其纳入统治的却不多,如果只是追求‘灭国’,那当然简单,屠了它的都城,抓了它的国王,这就算灭国了,但剩下的百姓还是会不停的造反,最后统治的收益不抵平叛的开支,就只能再把土地吐出来,这当然不是鲁锦想要的结果。
对付高丽、安南、日本这种体量的国家,想要将其纳入版图,且稳定有效的统治,最关键的重点,是要改变那块土地上的人口结构,只有人口才是有效占领一块地方的核心关键。
比如高丽的六百万人,女人好说,可以分给国内的百姓做妻子,占领她们的子宫。
剩下的三百万男人,至少要杀一半,然后再往国内的山陕、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这些汉人人口稠密的省份分散移民,还不能移民太多,以免他们抱团,再加上国内的义务教育,将其彻底吸收消化。
如果国内消化不掉,还可以卖到海外殖民地当奴隶,这还能再赚一笔。
等把高丽原本的土地彻底清空,再从内地移民过去占领,如此才能将高丽彻底纳入版图,对付安南和日本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稳定的长期占领,就只有这一种办法,不改变人口结构,那就跟原历史上朱棣打安南一样,占了几十年,最后还是得吐出来。
云南在明朝以前,其实也不是传统的中国领土,那明朝是怎么把云南弄进来的?是因为老朱前后两次往云南移民了80万人,第一次三十万,第二次五十万,彻底改变了云南的人口结构,使汉人成了当地的主体民族,这才能压制当地少数民族的叛乱,想把高丽安南等地收回来,也得照着这个法子来。
鲁锦闻言点了点头,“先生之言老成谋国,甚为妥当,朕知道怎么做了。”
言罢他又看向刘子贤问道,“让你羁押被俘的宫人,那个什么太子妃权氏,还有嫔妃卢氏,此二人可在被俘的宫人之中?”
“确实在被俘之列。”刘子贤当即答道。
“去把那两名女子带过来,还有高丽那群人也一起带过来。”
“是!”
一群高丽人很快就被带到台前,柳濯、元颢等人还在不停的挣扎,但他们双手被缚,又有士卒押着他们,就算想挣脱也挣脱不了。
没一会,太子妃权氏和嫔妃卢氏也被带了过来,本来还不以为意的权谦和卢頙,见到自己的女儿也被带了过来,顿时心中暗叫不好。
眼前这个活阎王今日当众处决那么多人,而且全都处以极刑,其手段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如今又将他们和自己的女儿带到此处,不用想也不会有什么好事。
还不等鲁锦说话,既是恐惧,又是愤怒的卢頙就当即用汉话问道,“新朝的皇帝陛下,贵国与大元的争斗,何故将吾等高丽人也牵连其中,高丽与贵国无冤无仇,陛下若无故斩杀吾等,难道就不会让世人觉得贵国无礼吗?”
啪啪啪啪——
鲁锦闻言当即拍了拍巴掌,起身赞道,“好个无冤无仇,好个无故斩杀,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高丽佥议赞成事,福安府院君,权谦,陛下若对高丽有何误会,在下愿做陛下使者,前往高丽说和,一定解除两国误会,必不使天下人诽谤天朝圣君。”
“哈哈哈哈。”鲁锦闻言顿时大笑起来,“误会?我看并非误会,这事情摆明了清楚的很。
“你说高丽与大明无冤无仇,是朕要无故斩杀尔等,那朕倒要问问你,为何尔等高丽人会出现在此处,又为何有高丽士卒站在大都城头对抗大明天兵?难不成是朕请你们来的?啊?
“还有这两个女子,究竟是谁家女儿?难道和鞑子结为姻亲的不是你?
“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敢在朕面前耍那些小伎俩,你当朕是傻子吗?这么容易被尔等欺骗?”
“这”权谦顿时说不上话来,看来鲁锦是真的不打算放过他们了,想到此处,权谦顿时瑟瑟发抖了起来。
鲁锦看着这群高丽人正想再说什么,旁边突然一个侍卫跑过来报告道,“陛下,那胡元太子观刑时忽然抽搐不止,活活吓死了。”
“.”鲁锦闻言愣了愣,随即一阵无语,然后吐槽道,“废物,就这点胆子也敢谋权篡位?
“算了,死了就死了吧,找个棺材给他殓了,追封悖理侯,和那弘吉剌氏皇后,一起找个地埋了,丧葬一切从简。”
“是!”那侍卫闻言领命便要走,鲁锦又连忙叫住他。
“慢着,既然那胡元太子都死了,那高丽婢女也不用剐了,直接把她首级取来,现在就去。”
“是!”
片刻之后,就有侍卫拎着奇皇后的人头过来交差,小铁锅看着那颗血淋淋的美人头颅,还有自己儿子活生生吓死的死讯,整个人都好似失了魂一般,仿佛瞬间就老了十岁不止。
鲁锦没理这一家三口,转头看向台下那群高丽人,开口问道,“谁是廉悌臣?站出来。”
今年刚好五十岁的廉悌臣当即出列道,“在下便是。”
鲁锦点点头,随即看向剩下那些高丽人,冷漠的宣判道,“除了廉悌臣,你们剩下的今日都要死。”
众人闻言大骇,纷纷挣扎起来,但被士卒押着,他们也毫无办法。
廉悌臣也愣了愣,他还以为鲁锦第一个要杀他,没想到却唯独让他活了下来,正在他想询问原因的时候,就听鲁锦再次说道。
“尔等不必求饶,更不必挣扎,至于为什么要杀尔等,朕也会告诉你们,让尔等死个明白。”
鲁锦在台基上跺着步子,看着下方说道,“朕知道王颛想做什么,朕要驱逐鞑虏,再造中华,王颛也想让高丽摆脱鞑虏的控制,在这方面,大明与高丽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王颛他没那个胆子,而你们这些高丽的亲元派势力又太过庞大,他不好下手。
“因此既然你们这些高丽的亲元派落到我的手中,我自然不介意帮高丽清理一下门户。
“来人,将那两名女子,还有权谦、元颢、卢頙,拖下去斩首。”
“是!”
卢頙、权谦几人还想再说什么,但那些侍卫可不会给他们机会,当即把几人拖到了一旁,噗噗噗几声刀劈的闷响,侍卫便拎着五颗人头回来。
剩下的几名高丽人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口中不停的咽着唾沫。
鲁锦看向廉悌臣突然问道,“奇氏、权氏、卢氏,这三大亲元氏族首领,朕今日帮高丽处理了,不知廉先生以为,王颛是否会感激朕?”
廉悌臣好歹也是走南闯北,带过兵,当过一国宰相,已经到了知天命年纪的人,今日的场面虽然格外血腥,但还不至于吓倒他,闻言还能有条不紊的拱手回道。
“陛下明鉴,此三姓仗着与蒙元有姻亲关系,在高丽权倾朝野,嚣张跋扈,为祸甚重,我主早欲除之而后快,只可惜一直未寻到机会,今日新朝的皇帝陛下出手相助,我主若是听闻,必定对陛下感激不尽。”
鲁锦点点头,“那便好,看来今天这个忙,朕倒也没有白帮。”
“只是.”
“只是什么?”
廉悌臣拱了拱手,当即再次说道,“只是剩下的其余人等,和蒙元并无姻亲,也并非附元派,不知皇帝陛下可否开恩,将他们放回高丽?”
“这不可能!”鲁锦当即一口回绝道。
“为何?”廉悌臣十分不解,听刚才鲁锦那话,分明是有与高丽交好之意,既然两国的共同目的都是铲除元廷余孽,现在亲元派已经伏诛,那又为何还要对其他人痛下杀手?
被押着的其他人也顿时抬头看向了鲁锦和廉悌臣,十分希望廉悌臣能为他们说情,将他们解救出去,但鲁锦又怎么可能轻易放人,当即说道。
“刚才那权谦也说,大明与高丽无冤无仇,可高丽却与胡虏媾和,出兵犯我大明疆土,朕怎么可能轻易放了他们,不给高丽一点教训,只怕尔等不长记性。”
被押着的几人,只有印安这个常驻使者比较精通汉语,闻言顿时吓得尿了裤子,整个人都支撑不住,瘫软了下去。
廉悌臣却还在据理力争道,“陛下容禀,此前高丽与大明并没打过交道,这次出兵也是受亲元派所迫,强行至我国征兵,我主也是没有办法啊,而这些被征召而来的将领和士卒,更是身不由己,还请皇帝陛下宽宏大量,饶恕他们一次,他们今后必然对天朝感恩戴德,绝不再犯。”
鲁锦却摇了摇头,强硬的回绝道,“感恩戴德就不必了,朕不需要,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与其将他们放回去,让高丽以为大明软弱可欺,不如将他们全杀了,也好让高丽长长记性。
“你们几个听着,尔等错就错在不该领兵踏上中国的疆土,无论中国的大明跟胡虏打成什么样,都不应该是高丽这样的蕞尔小邦能插手的,既然敢来参战,就要有死在这里的觉悟。
“下辈子长长记性,别再把脚踏上中国的土地,拉下去砍了。”
“是!”
“诶”
廉悌臣连忙伸手,正想再说什么,但那些侍卫可不会听他的话,噗噗噗几刀下去,场中顿时人头滚滚,满腔热血将汉白玉台阶都染成一片鲜红。
原历史上率领二十万高丽大军南讨倭寇,北征红巾的几名高丽将帅,顿时被枭首当场,看的廉悌臣嘴角一阵抽搐。
这些可都是他们高丽将门正值当打之年的当代顶梁柱啊,就好比是大明的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宋晟、李文忠,鲁锦说砍就全砍了,高丽仅有的这几员能统帅十万人以上的青年将领,直接被鲁锦一锅端,这个新朝皇帝也太狠了。
如果只是为了清除高丽内部的亲元派势力,那确实没必要杀柳濯、崔莹、印安、罗英杰这几个人,但他们是高丽最有名的将帅,在原历史上北上侵占中国疆土,把边界推到鸭绿江边的也是他们几个。
虽然鲁锦并不怕他们,但为了将来少给自己找麻烦,都已经落到鲁锦手中了,那他当然不可能放虎归山,再把这几名高丽大将放回去。
看着那些满地乱滚的人头,还有不停抽搐的无头尸体,鲁锦向身后一招手,“夏煜,取一份高丽舆图过来。”
“是。”
夏煜当即掏了掏随身带的地图包,从中取出一张高丽地图递到鲁锦手上,鲁锦又要了支笔在上面勾画一番,然后才让人把地图交给廉悌臣说道。
“你把这些人的首级带回去,回去告诉王颛,那三姓亲元派首领,朕替他除了,他派来的那些将领,算是朕给他的一个教训。
“回去告诉他,双城总管府,朕会派兵去收,济州岛从今以后也归大明所有,朕同样会派人去取。
“今后两国以现有疆土为界,元廷所属疆域,由大明全部接收,朕已经在舆图上标了线,不要想着偷偷越界以为朕不知道,朕不是瞎子。
“告诉王颛,高丽若再敢派一兵一卒犯我大明疆土,这些人的首级,就是他的下场。
“蒙古征高丽九次,还给高丽留了苗裔和国祚,朕可不会,到时朕必然灭其国,毁其宗庙,绝其苗裔,朕的百万大军刚灭了胡元,正愁没地方用兵呢,不信就让他试试,都记住了吗?”
廉悌臣看着手中那张高丽半岛的舆图,心中十分惊奇,主要是他虽然没看过高丽舆图,但鲁锦的这张图一看就觉得十分精准。
不仅标明了两国界限,就连高丽境内的州县城池,山川形势,河流走向,也都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图上量出实际距离,因为这是一张描出来的立体地形图
就这张图的精密度而言,恐怕高丽国内自己都找不出一张可以与之匹敌的来。
其实这也是一种无形的威慑,你国内的地形我一清二楚,所以别想着偷偷摸摸越界占地,也别想着可以凭借山川地势来据抗大明天兵,老子说弄死你就弄死你。
廉悌臣一眼就看出了这张舆图的重要性,当即把图仔细收好,这才拱手道,“在下回去一定为陛下转达,只是陛下既然要以现有疆土为界,可那济州岛,先前元廷已将济州岛还给高丽,陛下能否”
还不等他说完,鲁锦就打断道,“这没得商量,如今高丽内有权臣跋扈,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外有胡元干涉,倭寇袭扰,内忧外患之下,你们还是先管好自己国内的事吧,这济州岛给你们你们也守不住,早晚被倭寇占了去。
“而我大明海疆万里,也时常有倭寇袭扰,万里海疆若处处皆备,等于处处无备,这济州岛离倭国更近,可做海疆前哨,若在大明手中,朕还可以派海军常驻,就近打击倭寇,将倭寇阻挡于外海,也算大明帮高丽屏蔽一部分倭寇之患。
“反观在你们手中,可起到了任何用处?朕听说前些年倭寇还曾打到江华岛,开京一度戒严,那可是你们高丽的京畿所在,你们连国内的都城都守不住,要一个离岛也是白瞎,只会白白便宜了倭国,等哪天济州被倭寇占了去,则倭寇便又近三分,大明与高丽两国都将永无宁日,你还是先管好你们自己吧。”
鲁锦的这个理由说的冠冕堂皇,他索要济州岛确实有对付日本之意,但也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北太平洋航线,以及给中国到北海道之间弄一个中转站,不然直接去有点太远了。
当然,拿下济州岛后,如果今后打算对高丽用兵,济州岛同样是个十分有利的前进基地,可以当作海军据点,跟北面的旅顺大连,山东的登州一起控制高丽半岛的西海岸。
同样的,高丽东北部的双城总管府也一样,双城总管府位于高丽半岛和东北大陆的交界转弯处,向内凹陷进去一小块平原,可以屯垦驻军,还能建立一个海军基地。
陆军如果出动,则可以顺着元山南面的山中峡谷直插汉江平原,捅到半岛腹地,海军从双城这里出动,则可以控制整个半岛的东海岸,到时候高丽君臣想往海上逃,或者往东南方向的釜山逃跑,一样都会被海军抓住。
占领旅顺、济州岛、双城总管府这三个要点,就相当于把整个高丽半岛包围了起来,鲁锦想什么收拾就能什么时候收拾它!
而廉悌臣这边,听鲁锦说的如此冠冕堂皇,还说什么要帮高丽一起抵御倭寇的袭扰,再加上鲁锦直接点明了高丽国内如今内忧外患的情况,他也不好再继续坚持。
其实这也是鲁锦的暗中威慑,我知道你们国内现在是什么鬼德性,你要么就痛快答应,不然别逼我趁你内忧外患的时候,再背后捅你一刀,看你到时候撑不撑得住。
想通了此中关键,廉悌臣这才拱手道,“陛下有意以济州为前哨,和高丽一起抵御倭寇,这自然再好不过,在下回去之后必定会禀明国君,解释清楚,请陛下放心。”
“嗯,记住就好,你们这次带来的那些士卒,我只给你一百,就由他们护送你回国吧,我会先让人带你们去辽东,过了鸭绿江你们再自己走。”鲁锦当即点头说道。
廉悌臣再次拱手致谢,“多谢陛下,在下还有一问,敢问陛下,在下回去之后,跟国君说清此间事情,到时可否再出使大明,请求册封?”
鲁锦也没直接说答不答应,而是含糊其辞道,“知道朕为何唯独留你一命吗?”
“在下不知。”
“王颛虽有雄心摆脱元廷控制,但其性格软弱,手段也欠缺了些,朕虽处理了亲元派的首领,可他们三姓在高丽还树大根深,只有你才能辅佐王颛清理门户。
“再加上王颛对你十分倚仗,朕留你一命也是卖他一个脸面,你先回去辅佐王颛,把高丽境内的残元势力清理完了,再说出使册封的事吧。”
“原来竟是如此,多谢陛下饶命之恩,下国小臣定然谨记教诲,早日助国君剿灭残元。”
“嗯,去吧,定邦,你去从那些高丽士卒中挑选一百人,护送廉先生。
“朱亮祖,你让郑用派一个骑兵营,护送他们去辽东。”
“是!”被喊到的几人纷纷应诺领命。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