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363章 乾隆不会辩解,只会以牙还牙!
第363章 乾隆不会辩解,只会以牙还牙!
雍正十年九月,弘历外书房的柿子已红如灯笼。
但在外书房听用的曹露,已没再像往年一样,等柿子一红,就急切地去採摘柿子。
这段时间的他,非常卖力地在完成著弘历交给他的任务。
他甚至主动加班,在深夜里根据红黑册的素材写话本。
而弘历没有阻止他,更没有压制他的创作欲望,还给他加了月钱。
他很乐意看见,这位文学巨匠为他做一些別人估计做起来很难的事。
曹露自己也很高兴,他觉得给弘历当包衣,比以前在织造府当少爷要愉快的得多。
毕竟,他以前在织造府,是需要时刻被家长管束逼著考科举,諂媚权贵的。
“这是奴才新写好的十篇短文帖子,还有一话本。”
“请主子过目!”
这一天,弘历刚请晚安回来,曹露就精神奕奕地跑来,向弘历捧来一大沓文稿。
弘历先翻了翻短文,看后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因为曹需现在才十八岁,正是少年意气的时候。
所以,弘历看后就发现,曹露在文中对士绅的挖苦很不客气,批判的也很凌厉,没有年纪大了后的那种包容与豁达。
但弘历现在,就需要这种攻击力很强的文章。
毕竟,汉人士绅中在揭帖中,对他也很有攻击力。
弘历现在,正巴不得利用曹露那傲世古今的天赋,为他打好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爭。
接著,弘历也看了他写的话本,只见话本名是《螃蟹横行记》。
弘历略微看了看,发现曹露的话本风格也依旧把士绅豪强挖苦的很露骨,不像歷史上他写《红楼梦》时的那种委婉含蓄的风格。
但的確很有感染力和代入感。
弘历看后,还专门让曹露把话本给粗通文墨的伊通阿,让伊通阿也看看。
伊通阿也忍不住笑著对曹露说:“你这么小就能写话本了?也不怕在太子爷面前丟脸!”
“写话本不是有手就行吗?”
曹露耸肩道。
伊通阿微微一愣,但他也没有跟年龄比自己小的曹露计较,只看起曹露的话本来,准备挑一两个错处,打压一下曹露的气焰。
但伊通阿越看越沉默,时不时的还牙咧嘴,进而又噗毗一笑。
曹需见状不得不主动问他:“怎样?”
伊通阿没理会。
曹露再推了一下:“到底怎样,我好给主子回话!”
“好的很,好的我想把妹子嫁给你!”
伊通阿回道。
“那可不是你能说了算的。”
曹露说著就去见了弘历。
弘历得知伊通阿一粗通文墨的满人都觉得好的很,自然也就更加相信曹露在写作方面的感染力。
但在曹露见他后不久,松寿和刘统勛又来见了他。
“稟太子爷,盛鸣坤来信说,又有誹谤您的帖子出现,而且用句更加大逆不道,竟言您好男风!”
松寿在见到弘历后就稟报了起来,且把帖子给了他。
弘历听后不禁捏了捏额头,心说,整得这么八卦离奇,下一步自己是不是要是不配合,乾脆要说自己的儿女其实都不是自己的种了?
刘统勛这里更是面带怒色道:“臣请太子直接让河南地方官严查此事!实在不行,先停其乡试、院试乃至州县考试,或者推行红黑册制度!”
“因为他们这分明就是针对太子爷来的,也是针对太子爷欲推广新注音发来的!”
弘历摆了摆手,旋即微微一笑,接著就双手撑著椅子扶手站起身来,而说道:“这样没用!”
“因为,这次与之前岳钟琪长孙失踪的事不同,岳钟琪长孙失踪,我们是知道自己要向地方一些反对朝廷的士绅豪族要什么人的。”
“可这次,我们不清楚幕后写揭帖的人是谁,又不能直接就断言整个河南归德府里能写字的都有罪,再说,你也不能排除不是外乡人写的揭帖。”
“所以,即便这样做,也只能逼地方官僚交出几个替罪羊以了结此事而已。”
弘历把手背在了身后,而长嘆一声,接著就道:“所以,给他盛鸣坤回文,让他替本太子好好申辩告诫一番,勿要让小人乱了天下,天下大乱了,对谁都没好处!”
“给河南巡抚尹继善也去本太子手諭,让他会同河南学政俞鸿图,劝諭当各学校士子,好生研治经学,以备报效朝廷,对於发现誹谤朝廷、置骂君父和本太子的揭帖要及时上报销毁,以正风气!”
“嘛!”
雍正十年十月,河南地界也下起了雪,四野皆白。
百姓大多窝冬不出,以省下衣给必须要出门的人。
土绅也都戴起了暖帽,揣起了手炉。
盛鸣坤更是连耳朵都包裹了起来,在进入俞鸿图的书房暖阁后,才把一顶厚实的狐皮毡帽取了下来,笑著向俞鸿图见了礼后说道:“太子爷回文了。”
说著。
盛鸣坤就把回文给了俞鸿图。
俞鸿图看后冷笑了一声:“太子爷是明白人,知道谁都怕天下大乱!但我们士人也正是怕乱了天下,才这样提醒他呀!”
“没错!”
“这推广新注音法就和禁缠足一样会乱天下!庶人轻轻鬆鬆就认识许多字,就能看文读报,那就更加不好管,就会更加刁顽游惰。”
“唯有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才能不负圣人之教!”
俞鸿图点了点头。
“读书识字是要代圣人言的,靠投机取巧就读书识字的人,能代圣人言吗?”
接著,他就自己也这么问了起来。
“不能!”
隨即,他便又回答了自己的问题。
“中丞请老爷过去。”
但这时,俞鸿图的幕僚来匯报了尹继善要见他的消息。
“知道了!”
俞鸿图回了一句后,就看向了盛鸣坤,笑道:“看来,太子爷也给中丞施压了!”
盛鸣坤也笑了笑说:“这说明太子爷真的急了!”
俞鸿图则站起了身:“急了好啊!就怕太子爷不在乎这些民间议论,那可就真拿他没办法了,就像前明神宗皇帝那样。”
因田文镜被革职,不再兼任河南巡抚,尹继善也就在丁忧结束后不久,被任命为了河南巡抚。
而尹继善在收到弘历的太子手諭后,就立即派人来请俞鸿图。
之所以是请,这是因为按照清朝官制,巡抚和学政不属於上下级,皆是直接向皇帝负责的京官,只是分管的內容不同。
但在权力上,巡抚的权力要比学政大得多。
所以,尹继善请他去,他也还是要去,且主动先给尹继善见了礼。
尹继善在回礼后就说明了他的目的,和弘历的意思。
“太子爷的意思,想必公也明白,就是要本省士子都能安分点。”
尹继善回道。
俞鸿图道:“某自然明白,也有意主动劝本省士子都安分点,毕竟之前摊丁入亩和一体当差纳粮的事殷鑑不远,但常言说,解铃还须繫铃人,太子爷是英明之主,想来也明白,光是劝本省士子安分可能用处不大。”
“那也要去做!至少不能让太子觉得我们没尽心!”
尹继善沉声道。
俞鸿图点头:“我明日就去府学和各州县学校劝諭。”
尹继善頜首:“我往西,你往南,如何。”
“可以!”
清朝河南巡抚驻地在开封府,而开封府位於河南府偏东北的位置,所以两人也就决定一个向西,一个向南。
尹继善则在离开开封府去劝諭士子之前,给弘历去了一道文。
“河南巡抚尹继善奏告说,他已经说服俞鸿图一起去劝諭士子,但他又说,估计作用有限,表示也只能为太子爷尽这点力了。”
当月月底。
松寿在毓庆宫外书房向弘历稟报了尹继善的回奏,弘历听后点了点头:“无妨,嘱咐他务必以社稷苍生为念,做官要公正,要及时为民除害,向朝廷反馈地方实情!”
弘历说了一番看似很没有价值的套话。
但他相信,河南现在发生的事,会让尹继善明白他这话的深意的。
河南开封,因俞鸿图要往南去各府州县劝諭士子,他便跟盛鸣坤一起回了归德府。
可两人刚到归德府城,就见归德府城的城墙上贴了许多揭帖。
有城外的士民,还正对盛鸣坤指指点点。
盛鸣坤感到不解,在让人去看了后,才知道,这揭帖登载了他的內容,是在说他姦杀自己姑母的事。
盛鸣坤因此呆立在原地。
“谁写的这揭帖?”
“快去扯掉!”
俞鸿图都因此大为震惊,先问起盛家的家奴来,隨即就对护卫自己的兵丁喝道。
不多时,兵丁扯来了揭帖。
俞鸿图虽然很想为自己好友直接撕掉这揭帖,但也因为好奇心太强烈,还是忍不住看了一眼。
这一看,他就没有停下来。
因为这揭帖短文的文笔实在是太好了,竟让他有种不想撕的想法。
盛鸣坤倒是没有理会俞鸿图,而是直接徒步进了城,然后他就看见,城內许多地方都张有红色揭帖,宛若一夜之间,整个归德府城梅盛开一般。
他豁然就看见,自己面前一民墙上也有揭帖,而標题里就有刺眼的一个“盛”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