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35章 损还是檀总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5章 损还是檀总损
    ps:继续求个保底月票~~!
    三月份的汽车市场,属于byd与尉来,byd用的海豹引燃了整个市场,尉来用l9的预热吊足了胃口。
    另外还有菊真正意义上全面参与的第一款车型交付,余大嘴也在各种场合高调宣传交付数字,强调这一成绩远超预期,并且多次表示鸿图会成为最快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试图打造市场信心。
    另外大嘴还频繁的现身线下门店,亲自向用户讲解鸿图的卖点,强调菊在智能化,电驱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投入,他在深城某门店直播时称,买鸿图就是买菊的体验。
    余大嘴刻意的淡化赛力斯品牌,突出菊角色,大嘴对于菊造车还是非常执着的,这大概也是他选择赛力斯的原因,央国企大型企业怎么可能会让菊这样淡化自有品牌,他们还没到过不下去的时候呢。
    三家把市场的热度给炒热了,然而实际上三月份的供应链日子并不是很好过,特斯拉之所以又再度把优惠力度给恢复了,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
    按照以往的模式,这种产能受限的情况下,特斯拉是应该涨价的,但是byd与尉来给特斯拉带来的压力同样不小。
    在国内市场,byd与尉来毕竟是主场作战,哪怕是受特殊事件影响,产能比只有沪市超级工厂的特斯拉受到影响也要小很多,某种意义上来说,特殊事件对于尉来以及byd来说,倒是一次好事儿。
    另外,别忘记了,还有吉利呢,吉利今年的增速还是非常猛的,尤其是极克系列,增长十分的明显,这个品牌算是成功了。
    实际上特斯拉在国内与欧洲区算是比较守规矩的了,尤其是欧盟区,特斯拉不敢太过频繁的调整价格,而在北美特斯拉的主场,他那是想涨价就涨价。
    从年初到三月底,北美区的毛豆3与毛豆y分别提价2.5%与4.8%,而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价格,更是从年初的一万美刀涨到了1.5万美刀,涨幅高达50%。
    “有时候真挺羡慕特斯拉的,他们在北美新能源市场,几乎就是垄断了,没有一家对手。”
    线束供应商aptiv的沪市工厂停厂,对尉来的产能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另外尉来自己在沪市也有自己的电池工厂,虽然跟特斯拉一样都进入了沪市的生产白名单之列,但无论如何影响还是不小的。
    特斯拉从双班制改成了单班制,尉来在沪市工厂的同样也只能实行单班制。
    “可不是嘛,特斯拉在北美的日子过得真是太好了。”
    尉来把et5的产能拉满,重视国内市场的行为,让船夫哥有些紧张,这不也像上次发布会檀锦程打探消息那样,他也给檀锦程打来了电话。
    二人闲聊起来,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太过于白热化,欧洲市场也是如此,而北美那边却是完全不一样。
    一季度特斯拉在北美共计出售112437辆电动汽车,占据整个北美市场的72%,排名第二的福特仅仅交付7407辆,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
    超过70%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可不是想涨价就涨价的。
    “对了,你们跟特斯拉的官司怎么样了?”
    在欧洲市场,尉来与特斯拉的反垄断官司之争,已经持续超过五个月了,说实话这官司就是扯淡的,为的拖慢双方的进度,实际上对于二者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特斯拉与尉来也都保持着默契,不把事态扩大,没事儿就炒上两次,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该干嘛就干嘛,不过也确实是该解决了。
    “已经打算和解了,估计下个月就差不多了。”
    马斯克最近的精力放在收购推特身上,从一月份开始秘密买入推特股份之后,至4月4日,马斯克向sec提交文件,宣布已经持有推特9.2%的股份。
    9.2%的股份,已经是推特最大的股东,推特股价当日暴涨27%, 5号当天,推特ceo阿格拉瓦尔邀请马斯克加入董事会,条件是持股不超过14.9%。
    马斯克对此予以拒绝,暗示可能寻求完全控制权,不到十天的时间,马斯克就正式提出以54.20元每股,总价约440亿美刀全现金收购推特。
    “也是,这家伙这会儿应该没有精力跟你们打官司了。”
    440亿美刀,对一家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极高的社交媒体进行收购,是一个极大的工程,马斯克的精力肯定是要放在这上面的。
    “可不是嘛,话说回来,这老小子今年的精神似乎有些不太正常了。”
    2022年初的马斯克,精神似乎处于一种高度的亢奋状态,一月份时他在推特上,一张睡在德州超级工厂地板上的图片,还宣布每周工作120小时。
    在社交媒体上的暴言也是越来越多了,按照檀锦程的分析,这家伙多多少少有点暴郁症,应该是压力太大的导致的。
    新上来的老头儿,跟马斯克不对付,特斯拉被排队在bg电动车峰会以外,一家市占率超过70%的电动车企业得不到zf的支持,是很可怕。
    某种意义上,马斯克收购推特也是想给自己找到一点保护,拥有一家影响力极大的社交媒体,对于在北美那样的环境之下,无论是对特斯拉还是对马斯克本人都是一种保护。
    当马斯克把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对于像他们这种竞争对手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儿。
    “对了,你们的海豹到底什么时候交付啊?”
    距离海豹发布已经接近一个月了,然而byd无论是价格还是交付时间都没有确定,按照第三方的统计,海豹发布一个月之内,累计的订单应该超过了5万辆。
    按照以往的节奏,byd这会儿怎么着也得公布价格以及具体的交付时间点了,这都是正常的交付节奏。
    但是到目前为止,byd没有任何的动作,这显然是不正常的,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byd的交付出现了问题。
    “哎,八月底,九月初吧。”
    船夫哥叹了一口气道,檀锦程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是已经在汽车圈子里混了十几年了,从研发技术,到产业链再到生产全程参与,说是半个专家绝对不夸张。
    这事儿肯定是瞒不过他们的。
    “啊?这么久?”
    檀锦程也是愣了一下,三月份发布,过了半年才交付,这是新势力的产能能力啊,看来byd的产能确实是很紧张。
    当然,与现在的特殊情况也有关系,虽然是沪市出现了问题,但是全国范围内受到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像他们这样的人物在行动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拿沪市来说,他现在想去视察工厂也是很困难的,而月底的帝都车展,也被延期到了九月份。
    整个四月份,线下的大型活动,论坛会议等等,要么是延期了,要么就干脆直接取消了。
    “是啊,总算是理解马斯克当初毛豆3爆单之时的痛苦了。”
    混合动力车型在去年大爆发,最大的受益者是byd,如今在国内byd几乎代表了混合动力车型,秦dm系列,唐dm系列卖得非常的好。
    但是一定程度上,byd的产能是跟不上的,不同于特斯拉与尉来投入重金对于产线的升级,自动化率高,byd的生产模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传统的。
    从建厂之初,byd采用的都是人海战术,利用廉价劳动力来推进产能,手搓产线这话也不是随便说说的,20年下来,byd就是要想要提升自动化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也是byd一直不停建厂的原因,员工人数也是越来越多,截止去年底,byd已经拥有22万名员工了,2022年度的byd招工计划也是很吓人的。
    这种人海战术对于劳动力廉价初期的企业来说,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如今就业环境改变,人工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对于企业来说是会造成一定困扰的。
    尉来初期也有过用人工海战的想法,某一个时间段招工规模扩大非常快,但是很快就改正过来了,檀锦程知道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byd在员工待遇上一直饱受诟病,多多少少也算是无奈之举,他们的薪资支出比大部分企业都要高出很多,按照byd这种扩张速度,他们的员工总数到明年就得突破50万人了。
    50万的员工总数啊,这种规模在民营企业当中还是非常恐怖的,仅仅一个月的社保支出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还真是幸福的烦恼。”
    檀锦程摸着下巴道,byd的产能出现了问题,海豹交付延迟,对于et5来说是一件好事啊。
    眼珠子一转,檀锦程哈哈笑道:“叔,这您可就怪不得我了啊。”
    正常的市场竞争,檀锦程从来都不会手软。
    “你小子要干什么啊,不会又使什么阴招吧?”
    船夫哥内心一颤,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他今天打这个电话就是为了跟檀锦程联络联络感情,看看能不能让对方“手下留情”点儿。
    眼看着四月份都快结束了,海豹的产能问题肯定是瞒不过尉来的,实际上在尉来把et5产能拉满之际,他就猜到了尉来会有所反击的。
    “嘿嘿,这您放心,阴招肯定是没有的。”
    言下之意,正常的市场手段,尉来肯定是不会停的,在产能拉满的情况下,海豹给et5留出了四个月的时间窗口,这简直就是天大的利好。
    “不过您放心,我不会降价的。”
    21.98万元的起售价,已经足够便宜了,哪怕海豹上市之后的价格比et5要低,只要是差距不太明显,尉来也足够有贵的资格,在品牌高端形象方面,目前的尉来是要优于byd的。
    “那就好,不降价就行,其实也没必要降价,当前这种情况新能源汽车根本不愁卖,你们也没有必要降价。”
    这话倒是没错,哪怕是车企集体涨价的三月份以及现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都是不减的,byd王朝以及海洋全系涨价3000元到6000元,订单依旧还是有增无减。
    能够从檀锦程嘴里得到不降价的承诺,就足以让他松上一口气了,如果et5真的降价,那他就得动用一些场外手段了。
    不过论背景来说,尉来也不差,到时候还真是头痛。
    et5一旦大规模降价,海豹就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作为战略级产品,海豹是要立足于b级纯电轿车市场的,et5的降价就会让他们战略失衡。
    是跟还是不跟,跟的话那这款车型的战略地位的也就无从谈起了,不跟的话,那销量也就完了,同样谈不上什么样的战略地位。
    “放心吧,我不至于这么不懂事儿,眼下市场行情好,我们没有必要主动挑起价格战。”
    价格战无处不在,但是在向上市场的情况下,主动挑起价格战对自身并无好处,虽可以打击竞争对手,但自身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趋势,肯定是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的,但同样也需要中小企业的存在保持活力,尉来如今已经坐上主桌了,根本没有必要主动挑起价格战。
    “说起来你小子挺仁义,总算不枉叔拉下老脸给你打这个电话了。”
    在公众场合里,船夫哥一口一个檀总,对檀锦程保持尊重,私下里二人的关系不错,在称呼上也就没有那么计较了,包括其他比较亲近的几位车企同行也是如此。
    “你这话说早了。”
    几日之后,船夫哥确实感觉到这话说得有些过早了,针对于五一促销,尉来对旗下的几款车型虽然没有像前几年那样的大规模促销活动。
    但是针对于et5的力度还是要相对高一些的;另外,尉来还针对于海豹订单用户进行了特别方案。
    拿着海豹的订单,来提尉来et5,订单不管退不退,尉来都当场返还。
    “檀总这招,真是损啊。”
    byd以及海豹团队,真是欲哭无泪,海豹的盲订的金额是2000元,虽然不多,但是在交期还要几个月的情况下,确实是有部分用户懒得等下去。
    这是大部分无法交付车型的痛点,所谓的大定,小定,其中肯定会有一部分订单会流失的,包括尉来也是如此。
    et5,毛豆3,海豹三款车型都是纯电车型,各有各的优点,尉来在产能拉满的情况下,交期最高也只需要四周,与其苦等海豹,倒不如点时间等一个确实的et5。
    至于说毛豆3,特斯拉沪市工厂经历了最高22天的停产,是沪市工厂自2019年以来停产时间最长的,按照预估,特斯拉将损失五万到六万辆的产能。
    整个四月份,特斯拉在国内市场仅仅交付1542辆。
    明面上特斯拉是恢复优惠了,但实际上也算是变相涨价了,按照沪市工厂的产能以及库存量,再怎么受损也不至于一个月只交付1500辆。
    特斯拉还是把更多的车型用于出口欧洲,这样能够利益最大化。
    三月份,byd与尉来就海豹与et5两款车型的营销弄了个联动,到了五月份,在海豹交付迟迟无法落地的情况下,et5盯上了海豹的订单。
    这种前后反差的行为,给车市增添了不少的乐趣。
    “2000块钱当场返还,et5也是不错的选择。”
    船夫哥也很大气,在一次接受采访之时,就et5针对海豹订单制定的特别营销方案,很大度的表态。
    说起来,三月份檀锦程亲自驾驶海豹出镜,配合他们的宣传被车评人给拍下来,两家的联动是他们得到的好处更多的,檀锦程驾驶海豹的图片,在那一段时间几乎刷屏。
    按据byd数据部门的统计,在檀锦程配合宣传之后,海豹在百度,某音的搜过量呈现出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就个人ip而言,檀锦程的一次“带货”效果,甚至要超过他们半个月的宣传量。
    而这一次,檀锦程也算是放过他一马了,虽然他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的。
    互联网行业最喜欢做事儿就是不计后果的抢占市场,檀锦程身上是有着互联网基因的,以尉来现如今的规模,如果像互联网企业那样不计后果的抢占市场,任何车企都吃不消。
    et5在产能拉满的情况下,四月份虽然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但全月依旧还是拿下了超过7000辆的好成绩。
    按照尉来目前的促销力度以及部分海豹订单用户的转移,五月份et5的交付量,极有可能破万。
    又是一辆月交付量破万的纯电车型,尉来在纯电方面的优势依旧十分的明显,短期之内国内无论哪一家车企还是很难挑战其地位的。
    而另一边,李响也给檀锦程带来了好消息,尉来l9的开启盲订之后的数据也不错。
    “国内的有钱人还是多啊。”
    72小时盲订数据破万,整个盲订周期拿下三万辆的订单,仅仅是订金就收了1.5个亿,特么的。
    有钱人都不是傻子,作为l系列的旗舰车型,l1都要卖30多万,更何况是一款全尺寸的suv车型,l9的定价再怎么便宜也不可能低于40万元的。
    超过40万元的车子,仅仅只看到外型以及部分配置,就有3万人下订。
    “还真是跟余总说的那样啊。”
    大嘴前几天公开喊话增程式是最适合国情的新能源汽车,这家伙为了卖车也是拼了,不过x5的交付是真的不错,四月份又拿下了3245辆的交付量,稳步增长。
    按照这个趋势,在五月份小促销的情况下,x5的单月交付量极有可能会突破5000辆。
    论购买能力,菊粉丝确实是没得说,说不羡慕是假的。
    “哈哈,听他瞎特么扯,不过增程式确实好卖。”
    李响也是意气风发,大嘴是与他互怼得最多的,二人主要的活跃点也都是微博上,四月份为了销量,大嘴暗指尉来的增程式技术落后,不如菊的增程式。
    李响也毫不客气在微博上表态让他先做到月销量过万再说,对传统燃油车的炮轰,直言买燃油车就像是在买古董车,也受了各大传统高企以及燃油车用户的批评。
    就连已经全面停产燃油车的byd都看不过去,船夫哥出面回应燃油车是可以与新能源汽车共存的。
    跟何小朋以及其他车企的互怼也时常发生。
    “以后你少理他一些,不要给他带流量了。”
    四月份是l9的盲订期,大嘴这种贬低尉来的风格,哪怕是檀锦程都有些看不过去,这不是挡人财路嘛,因此也没有拦着李响进行回击。
    “知道,以后尽量不搭理他。”
    李响点了点头,大嘴这种挑衅式营销的逻辑很清晰,就是通过贬低竞品,突出菊的技术优势,吸引媒体和用户的关注,提升x5的关注度。
    但是部分言论确实是让人反感。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搭理他,不仅仅是我们。”
    论起在车圈的朋友,檀锦程还是不少的,虽然byd目前传出跟菊有关于智驾方案的全面合作传闻,但若是檀锦程说服船夫哥,让他们不要搭理大嘴,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其他像是何小朋,李兵等人,檀锦程要说服他们也不难。
    在增程式市场上,哪怕鸿图x5与l1以及新发布的l9价位完全不对等,但尉来也是赛力斯最直接的竞争者,大嘴近期针对于尉来的言论确实有点多。
    “x5之后还会有x7,x9,菊肯定是要做高端的,今后你们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多,每次都给他画面,其实是在成就他,没有这个必要。”
    “确实是啊,这么一看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真不少。”
    拔剑四顾,特斯拉,byd是尉来主要的竞争对手,菊严格意义上来说,目前还不够格,但未来就说不定了,增程式做得好,肯定也会介入到纯电领域的。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