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034章 盲订?我也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4章 盲订?我也行。
    ps:求保底月票~~!
    改版,品牌全面背书,卖力宣传,鸿图x5上市的第一个月拿下了3045辆的交付量,一个月的销量超过去年三分之一,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成绩。
    24.98万元的至31.98万元的售价并不便宜,3000多辆的销量也至少能够保证单月七亿元以上的营收,无论是对于赛力斯还是菊来说,都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实际上上到今年年初,菊在造车方面只能算是雷声大,雨点小,铺天盖地的宣传,绝大多数合作的企业都是国内顶级车企,hi模式与智选模式的内部角力,让菊在造车与不造车之间左右摇摆。
    hi模式合作的都是央企,给予的资源都是最高的,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一款正式交付的车型都没有,去年4月份发布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已经一年了都还没有交付。
    这款与北汽合作的车型,一年的时间都无法交付,除了表面的技术原因,其实更多还是深层次的,除了菊内部在资源方面的竞争之外,更多的还有北汽对于这款车型信心不足。
    也不能怪北汽有这种态度,合作方内部态度都不明确,万一投入重金在合作车型上,而对方又自己造车了,那就是内部直接竞争了。
    亲儿子跟干儿子的区别,北汽还是分得清楚的,这不当余大嘴上位之后,菊内部果然就把资源向鸿图x5,开始大力的宣传,余大嘴这一年多以来,对于这款车型的宣传力度有多高,任何人都看在眼里。
    如此情况下,北汽对于极狐阿尔法s hi版的热情自然是减弱了很多,另外一款跟长安合作的阿维塔11,目前也只是一个概念车,连个样车都还没有。
    现如今鸿图x5卖得不错,长安心里怎么想的就更加不知道了。
    “看见没有,全面赋能的x5,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关键是他这个定价是真的聪明。”
    品牌背书,深度赋能,除了车标之外,这就是一款切切实实的菊汽车,2022款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设计都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前脸像保时捷macan跟东风风光ix5的缝合怪,尾部贯穿式灯带设计也相对较为普通。
    仅仅只有六款颜色选择,相对来说也比较少,内饰风格也相对保守,对称式中控台被批过于传统,缺乏新势力常见的极简科技感,木纹饰板配色也相对老气。
    但是,这重要吗?根本不重要,菊两个字就值这个销量了。
    实际上鸿图x5在宣传前期,还是刻意模糊赛力斯品牌形象的,赛力斯对此也不在乎,车子能卖出去就行了,反正是他们造的,哪怕是“代工厂”,那利润也是不小的。
    代工厂要赚厂家的钱其实也很简单,拿李兵以及何小朋初期的代工来说,由江淮以及海马来代工,负责整车的制造,整个产业链都由这两家企业把控着。
    每一家车企都有自己的零部件企业,报价多少都由他们做主,李兵与何小朋两人哪怕是知道其中的猫腻,也无可奈何,这也是他们初期亏损的主要原因。
    何小朋很早就自建工厂,也是意识到这一点,而李兵则是忙着建他的换电站,对于工厂建设的进度就延缓了很多,此外基于庐州方面投资,大金主推荐的,他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是啊,菊的品牌,加上这个定价,这款这型是真的立稳了。”
    李响也很是感叹,要说车企当中,谁最懂用户运营,李响绝对能够算上是一号人物,他这一个月连续剧式的爆料,简直就是把l9的期待感给拉满了。
    线上的连续剧式爆料,线下对于l9的营销也没有停下来,自三月中旬以来, l9就故意以伪装车的形式出现在尉来门店周边,同时还允许用户拍摄,但是禁止内饰曝光。
    社交媒体流传着的巨型suv,路透图一步步的放大着用户的好奇心,同时在三月底的时候,尉来也邀请了部分媒体和kol静态体验,开放外观和部分功能。
    论起玩悬念,李响第一次操刀运营的l9,就给予了市场足够的惊艳,对l9的运营,檀锦程并没有过多的关心,他相信李响的能力。
    李响也用一个月的时间证明了他的能力,l9的营销方式算不得有多出彩,其实就是互联网的那些套路,但足够惊艳,谁都看得出来这跟尉来以往的风格不同,很明显不是檀锦程的手笔。
    檀锦程虽然也玩悬念战,但这并非他的主流手法,他的主流说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科技感加上价格刺激,同类竞品,尉来无论是在参数还是价格方面,都力图做到最优。
    参数配置方面,这个依赖于尉来的车型迭代以及ota速度,是尉来真正实力的体现,而在价格方面,哪怕发布之时出现失误,没有达到用户的预期,尉来也能够迅速通过市场反馈来调整优惠幅度。
    新车不好一上市就降价,但是可以在优惠方面做出调整,以加大优惠力度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再则在檀锦程的理念里,他一直不太喜欢同类竞品定价过高的。
    加上对于员工待遇比较好,时不时还喜欢发红包,檀锦程在消费者当中的形象就是大方,对于各类车型的价格诚意十足。
    无论是哪一个系列,在各大价位段的是主销车型不敢说是最便宜的,但绝对是最超值的,观念的点还是售后服务做得好,从悦驰a1开始,尉来大力推进的售后服务,已经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卡在byd唐dm以及我们的l1之间,这个价位确实是牛逼,这应该是余总的手笔,赛力斯没有这种能力。”
    赛力斯的第一款智选车型,除了品牌力不行之外,最大的败笔就是在定价方面,此外在品牌设计力方面也不行,这就是赛力斯对于车辆把控能力不足的体现。
    “是啊,不过说起来还是老板对于菊的认知更强啊。”
    “哈哈,你的眼光与能力都没有问题,对于菊也足够重视,但是显然你对于菊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还是不够了解。”
    说起来,李响与大嘴这二人也算是“惺惺相惜”了,这俩在去年有过好几次的互怼,从增程式之争到主推增程式,二者在去年到如今,交流得实在太多了。
    李响了解用户的痛点,尉来的平台也足够他发挥,但是显然第一次正面交锋的菊还是太过于轻敌了,或者说还是不够理菊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了。
    或者说,李响低估了菊在汽车行业里的影响力。
    “没事儿,我输了,那就按老板的方式来吧。”
    李响也不泄气,早在去年l9推出的冲刺期,他就曾与老板打了个赌,当时檀锦程直言在增程式方面,l系列最大的竞争对手只有赛力斯,或者说是菊,没有之一。
    彼时的智选sf5卖得根本不行,而菊在战略问题上也摇摆不定,与车企之间的合作态度也只是浅尝而止,加上小米造车虽然进度不错,雷布斯虽然极力的制造热点,但市场并不是很买账。
    自打小米在去年年初宣布造车以来,资本市场对于小米是一点都不买账,去年全年小米股价累计下跌了43%,从年初的33港币至年末的19港币,对小米而言打击还是非常的明显。
    虽有诸多的外部因素,但资本市场对于小米造车之后财务恶化的担忧还是非常明显的,市场对于巨额资本开支挤占利润还是极其担忧的。
    且小米在造车业务方面的回报周期较长, 2021年3月份官宣造车,正式的量产时间要到2024年,近四年的时间,对于已经被定位成硬件公司,而非互联网公司的小米来说,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两大科技公司进军汽车行业,开局都谈不上有多理想,李响多多少少对于菊造车是有些轻视的。
    “还是继续盲订吧,不过数据的话就不用正式公布了。”
    byd的两次盲订,成绩都不错,营销效果也很好,因此李响在对于l9的推广上,也想试上一次盲订的方式,想试探一下l系列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尉来的品牌影响力已经足够,但是在李响看来,能够真正让用户接受盲订的系列,只有l系列,其他无论是e系列,还是星途,都还没有足够市场霸主的地位。
    e系列截止目前为止,虽然整体销量非常的不错,但在国内还有一款单月销量过万的车型,et5以及es3均有这样的实力,但是因为战略的原因,在产能上有一定的限制。
    另外星途系列虽然上市之前内部对于销量信心十足,但毕竟作为全新子品牌的第一款车型,盲订还是太过于冒险了,l1去年无敌的姿态,让李响对于l9信心十足。
    作为对标奔驰gls450以及宝马x7 xdrive40i的一款超大型国产suv,l9标配即顶配,9的命名方式也能够看出是l系列的旗舰车型,是少有的国产高端全尺寸车型。
    旗舰车型,没什么可说的,主打的就是一个豪华,目前尉来能够用得上的先进技术,都堆在这款车型上,而且仅仅只有一款配置,没有选装包。
    在定价方面,其实内部也没有定下来,因为要到六月份才开发布会,但肯定比对标的车型要便宜太多,有信心是一回事儿,李响也想通过盲订的方式来试探一下市场对于这种国产超豪华车型的接受程度究竟如何。
    去年l1打得bba抬不起头来,但毕竟针对的还不是bba的超豪华市场。
    “另外在订金方面也不要玩样儿,用户要是不满意就让依照我们一贯的处理方式,我们不差这几个钱。”
    尉来一贯对于订金处理方式,没有现在流行的所谓大定小定,同时也允许用户在锁单之前无条件退款,甚至还按银行利率支付订金利息,虽然平摊到每名用户身上没几个钱,但在用户这边看来是没有后顾之忧的。
    而在锁单,已经排产的情况下,如果还想退车,那就需要与客服沟通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无正当理由,就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一般情况下是10%至20%,甚至是不给退的。
    尉来要做服务,但也不会做冤大头,如果政策过于的宽松,那用户薅羊毛就会过于的厉害,甚至不排除有竞争车企采用事先下定,事后退订的方式来给尉来生产造成麻烦,以及增加库存。
    这一点参考苹果当年的维修政策,在服务平衡方面,尉来也要做好风控。
    在订金方面,尉来也收得不高,如星途s01这样的30万元以下的大众车型,只收2000块,而30万元以上的,则收取5000元。
    “行,那我就安排下去了。”
    李响点了点头,他这一个月的预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在微博上l9的话题热度已经超过5亿了,接下来的四月份,李响将从连续剧式的爆料转向价格上的心理暗战。
    而五月份,李响的主要营销点来自于对l9价格的投票,到正式发布的六月份,李响可谓是把日程排得满满的,而六月份的发布会同样也在抓紧策划当中。
    实际上李响原本是想跟大嘴学一学拉踩之术的,不过在byd海豹发布之后,檀锦程与船夫哥玩了一出温情脉脉,李响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因此对于l9的发布会以及营销方式他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同样是营销大师的李响,深知在尉来还是要一切以老板的意见为主,当老板已经明确表态对于拉踩反感的前提下,作为ceo的他自然不可能是对着干的。
    不拉踩,他同样有信心办好这一场发布会。
    “流量确实是利器,但很多时候流量也容易受到反噬,咱们是龙头企业,不是那种光脚不怕穿鞋的,不需要用拉踩的方式来营销自己。”
    “再说,我们的卖点十足,没有必要把自己放到中小企业一样的层次,去配合他们。”
    “你看看极克的风评就知道了。”
    作为吉利旗下目前为止最为亮眼的一款新能源汽车,极克的产品力毋庸置疑,哪怕最高售价达到了36万元,但极克001的产品力依旧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虽然被小米挖了大批的人,但极克的工程师们还是非常给力的,然而再牛逼的工程师也驾不住抽象式的营销团队。
    抽象式的营销团队,给极克001的车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极克车主们最多的一句吐槽就是:“车是好车,就是xxx。”
    这已经成了一个车圈之梗了,可见极克营销团队有多抽象,连车主都受不了他们。
    作为一家传统型车企,吉利非常强大,本身的卖点也很多,无论是像byd那样走科技溢价路线,还是如长城那般走低调的路线,吉利都不愁车子卖不出去。
    然而自打去年以来,也不知道是不受到了新势力以及菊与小米的刺激,他们的营销就越来越抽象了,说他是互联网式的营销吧,又像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说是传统营销模式吧,又完全不似。
    就连船夫哥在对于其他车企,诸如新势力方面的评论都是反复打脸,整个一个就是四不象,或许他们是想学习互联网的营销,来带动自己的热点,但是却没有学会。
    “理解,我会调整营销方案的。”
    李响在微博上的争议言论也有不少,但是相对于前世而言,已经克制了很多,整体上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檀锦程一些影响的,尉来也确实如檀锦程所言,卖点很多。
    e系列与l系列,主打的一个外观语言学与内饰豪华,以30万至50万元的价位区间,体验bba的质感,对于消费力够强的用户群体,是一个不错的平替产品。
    星途主打的就是科技感与性价比,以目前市面上最低的价格,体验到智能辅助驾驶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兼顾小家庭的使用场景。
    悦驰以及埃安系列,同样是主打的性价比,只不过方向与星途不一样,而埃安系列就更好说了,网约车又怎么了,卖得多了谁敢小看我。
    走网约车深度定制路线,同时辅以尉来最成熟,最先进的技术,来满足网约车平台以及司机的需求。
    一季度已过,属于2022年真正的市场竞争经过三月份的预热之后,真正开始了。
    4月5日,各大自媒体根据各大车企对于前三个月销量的公布,统计出了各大车企在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销量,尉来,byd,特斯拉zg这三家企业依旧稳居前三。
    在全球销量方面,特斯拉在一月份被尉来超越之后,二月份曾再次登顶全球销售第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北美地区,二月份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国内的销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而北美方面的影响则要小上很多。
    不过到了三月份,尉来又再次强势登顶,这两家新能源企业在销量方面上呈现出反复交替登顶的状态,而排名全球第三的byd,三月份的销量同样全面爆发,与这两家企业之间的差距是越来越小了。
    前三竞争的态势,充分反映出了目前新能源市场的焦灼状态,2021年全面爆发,对于头部企业来说, 2022年都是极为关键的一年,谁在2022年真正登顶,就掌握着今后的主动。
    这三家对于今年的销量预期都相当之高,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压力也不小,为了提振销量,特斯拉在四月份再次恢复了之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三月份的变样涨价,仅仅坚持了不到一个月又恢复过来了,可见在国内市场上,特斯拉的压力还是十分的明显的,海豹虽然更像是et5的直接竞品,但对于毛豆3同样有着不小的冲击。
    这三款车型的用户重合率太高了,在海豹正式交付之前,特斯拉进行一些防御性的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海豹发布之后与尉来的联动,也引发了各大车企掌门人的重视。
    新势力品牌方面,可以说是如临大敌,传统车企业方面,包括大众与吉利等等企业都开始进行技术跟进,一体化的车身,如今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四家企业了。
    尉来,特斯拉,byd,零跑。
    没错,除了新能源三巨头,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零跑,这家一直存在感不强的新势力品牌,同样走的是全栈式自研的路线,去年他们也发布了他们的一体化车身技术。
    另外,零跑已经确定上市时间了,那就是今年九月份,整个一月份,零跑卖出去了2.16万辆车子,销量同比增长140%,t03与c11是零跑的主力车型。
    t01为a00级轿车,在a00级轿车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另外新推出的c11,也很有意思,走的是纯电以及增程式的路线。
    三月份上市的c11增程式,走的同样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路线,但是最低售价仅需要14.98万元,被调侃为“小l1”,零跑也被调侃为摸着尉来过河。
    另一家被调侃为摸着过河的企业是吉利,吉利被调侃为摸着byd过河,两家企业有着类似的背景,技术路线也相似,byd推出什么技术或者车型,吉利就以极快的速度跟进。
    还别说,销量还真就上来了,不少消费者调侃2021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白白忙活了一年吉利,终于是开窍了。
    整个q1季度,吉利旗下四大新能源品牌合计出售有6.19万辆了,增速明显,这就是技术爆发的实力, 2021看似什么都没干成的吉利,实际一直在默默提升。
    而在众多自媒体吃着新能源车企一季度表现流量的同时,尉来也在4月5日这一天,官宣et5从四月份开始,单月产能提升至1.5万辆。
    同时,檀锦程还在某音视频里,公开回复评论et5今后的市场将是国内与国外同步,1.5万辆的产能当中,大部分的产能将用于国内市场,后续es3的产能也将拉满。
    尉来et5,特斯拉毛豆3,byd海豹三款竞品之争,随着et5产能的拉满,竞争开始进入到白热化。
    “艹!”
    毛豆3恢复优惠,船夫哥没什么表示,但是当听闻et5把产能拉满之时,船夫哥在办公室里爆了个粗口。
    国内市场,限制et5销量的只有尉来对于产能的控制,21.98万元的b级轿跑,700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还是非常能打的。
    他甚至已经怀疑檀锦程是不是猜到了海豹的交付时间点以及价格,海豹目前的交付确实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至于说价格的话,船夫哥都有点觉得自己疑神疑鬼了,但很奇怪的是这种感觉却是非常的强烈。
    而也是在4月5日当天,微博忙人李响也在微博宣布尉来l9开启盲订。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