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 第675章 张辽袭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5章 张辽袭城
    挑拨没有成功,曹昂倒也不意外。
    若是孙权当真就这么容易的入彀,他反而要怀疑起对方的居心了。
    曹昂还想开口说些什么,可孙权却没再给他机会。
    “曹将军,外臣此来,乃是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传信的。”
    孙权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封帛书,恭恭敬敬的起身弯腰,将书信递过额头。
    曹昂愣了一下,随即,司马懿起身走了过去,从孙权手上接过帛书,然后递到了曹昂面前的案几之上。
    曹昂看着面前的书信,迟疑了一霎,随即将书信打开。
    书信乃是以刘封的口吻所写,只是从字迹上来说,便绝对不会是刘封亲笔。
    书信的内容很是简单,主要提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回顾往昔的交情,以及两家的盟约。
    第二件事,是谴责曹氏不顾盟约,襄助张鲁、刘璋、刘表等人,制造裂痕。
    第三件事,则是告知对方曹仁现下的情况。之前为孙策、黄权伏击时,曹仁为孙策箭伤,如今抢救了回来,只是伤势不轻,需要卧床静养。
    最后一件事,便是劝说曹昂投降。
    刘封给出的待遇十分优厚,只要曹昂愿意开城投降,条件都可以谈,哪怕直接放他回荆北也未必就不行。
    不得不说,看到这样的条件,曹昂的的确确心动了,不过也仅仅只是心动罢了。
    眼见曹昂没有说话,孙权则继续开口道:“我主思念故人,常忆昔年雒中与将军之友谊,故此邀请将军出城一见,不知将军是否应允。”
    曹昂微微诧异,随即细思起来。
    沉吟了好一会儿之后,曹昂做出了决断:“也好,那就定在后日如何?”
    曹昂这个决定并没有和司马懿、杨修、曹纯等人商议,可谓是乾纲独断,而且定的时间也是后日,显然给城内的曹军争取了两三日的休整时间,但对于刘封来说,又算不上是缓兵之计,分寸倒是把握的相当不错。
    故此,孙权也就没有什么异议,当即应允了下来。
    目的达成之后,孙权便想要告辞。
    可曹昂却坚决不允许,当晚在城中设宴款待孙权。
    在酒宴之上,曹军将校轮番敬酒,把孙权给灌了个酩酊大醉。
    只可惜,醉倒之后的孙权却是呼呼大睡,连梦话都没有半句,让想要套去些许情报的曹昂等人颇为失望。
    次日一早,孙权就强撑着爬起了身,返回了城外营地。
    得知曹昂居然答应了下来,刘封自然很是高兴,还夸奖了孙权几句,自不必提。
    **
    时间退回至一周之前,豫州汝南西部。
    “快,加快速度!”
    张辽骑在马匹,晚春初夏的季节,本是风和日丽,气温怡人。可他却是满头大汗,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脸颊两侧落下,打在胸口的盔甲上,撞碎成微小的水。
    闷在豫州已经整整两年多了,除了练兵,就是剿匪,要么就是清剿淮夷山蛮,实在是让摧锋、挽澜两军从上到下都闲出骨头来了。
    这两年里,刘封从这两支军队中抽调走了不少人,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骑兵和低级军官。
    因此,上至太史慈、赵云,下至张辽、徐晃、潘璋、徐盛等人,最大的任务就是培养后续军事人才。
    按照刘封的要求,他们先后培养训练,实战操演,为刘封提供了大量的老卒和基层骨干,因此,别看这两个军驻扎在豫州没有太大的动作,可实际上的功勋却是极大的,极为有力的支援了刘封平定荆州,益州,交州的大战略。
    不过作为武人,张辽对于这样的事情虽不说是深恶痛绝,但也是极其厌恶。
    现在,进军中原的任务终于发放了下来,两军从上到下都兴奋的嗷嗷直叫。
    张辽作为摧锋军的骑旅督,自然是要争取先锋的。好在徐晃、程普、韩当等人虽然也精通骑战,但资历和功勋都不如他,自然是没法同他抢的。
    太史慈严令张辽为先锋,沿途绕过阻碍,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位于南阳盆地通往中原的交通枢纽——叶城县和堵阳县。
    南阳盆地是一个四面环山,中央平原的小型盆地,而在其东北方向有一条主平原通道,便是叶城到堵阳之间的道路。
    叶城和堵阳两个城池,恰好一东一西,一南一北,封锁住了这条通道的两端。而在叶城东北三十里处,便是东汉开国时的史诗级战役旧址——昆阳。
    因此,这一条线路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其中最为要紧的便是堵阳,也即是后世的方城县所在。
    叶城在地理上虽然重要,但还有绕行的可能,堵阳却是不行,其所在位置四通八达,若是想要绕行,那至少得投入四倍于守军的兵力才能勉强看守住对方,性价比极低。而一旦拿到了手里,就可以成为进攻方的前进基地。
    目前来看,叶城和堵阳的守军数量不少,各有两三千兵马。其中主力是南阳郡和颍川郡西部的三千屯田兵,再加上叶城、堵阳地方上的豪强部曲,最后则是少量的曹军精锐。
    太史慈私下跟张辽交代过底线——那就是堵阳城。哪怕叶城都可以绕过去,只要拿到堵阳,张辽就是头功。
    因此,张辽并没有从上蔡、定颍等大城出发,而是悄悄的在濯阳聚拢了兵马,随后昼伏夜行,出发北上,绕开曹军大量探马细作云集的郾城、定陵、颍阴一线,绕道西平,经柏亭,取道西北,过舞阳而不入,在此地沿着灃水折向正西三十里,就已经兵至叶城城外。
    面对毫无警惕的叶城城池,张辽没有半点动心,就在叶城城外五里地处的林中休整部队,直到夜色深沉时,才从叶城城外悄悄而过。
    等过了叶城之后,张辽又在南面卷城附近的山林中隐匿了一日,等到傍晚时分,大军饱食之后,开始长途奔袭。
    此时的月色尚好,又有官道可用,再加上张辽军所部已经装备了战马三宝,因此虽然是夜间行军,但折损的马匹牲畜数量却是极少,拢共不过二十多匹,其中还有近半是驮马。
    等到接近了堵阳城后,张辽将大队人马留在远处,又精心挑选一百余人扮做樵夫、农夫,挑着蔬果、薪柴,由张辽亲自带着先行前往堵阳。
    张辽此举自然有些冒险,麾下众将纷纷劝说,希望能够代替张辽前往,却遭其拒绝。
    “太史将军将此重任交付于我,实乃是莫大之恩情,此事若败,我还有何颜面回去面见左将军与太史将军?诸君勿要再劝,成,则与诸君于堵阳城中痛饮欢庆,败,则请诸君日后为我坟前上一碗青州从事。”
    诸将皆为张辽豪气所倾倒,不复再言。
    随后,张辽带着这百余人扮做樵夫、农夫和商队,各自带着薪柴、果蔬,分成三三俩俩,朝着堵阳城而去。
    前面的士卒主要扮成樵夫、农夫,三俩成堆,而张辽所带的四十几人则伪装成一支中型商队,走在队伍的中后段。
    堵阳城的守备并不强,城中以一曹军司马为主将,兵力约在两千余人,其中一千人是屯田兵,兵力要明显少于叶城。
    这也不奇怪,毕竟叶城在外,堵阳在内,自然要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威胁较大的地方。
    张辽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进城,而是站在队伍的中后部位,主要便是为了观察着城门口的情况,在心里微调着行动计划。
    堵阳城城门守卫兵力大约在二十人左右,也就是两个什队,由一个队长统带,兼职当日城守。
    这些士卒对于进城的百姓管理的并不严厉,一般都是例行检查之后就会放人进入,只是手脚都不干净,基本看上什么喜欢的都要拿走部分。
    其中最多的便是吃食,新鲜的果蔬最受欢迎,而薪柴也逃脱不了盘剥。
    至于货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南阳这边战乱频发,受创很深,先被董卓的西凉军烧杀过,后来又被袁术荼毒了数年,人口十不存一。且地方距离长安很近,是董卓小钱的受害重灾区。
    整个南阳地区都已经倒退回了以物易物的阶段,很少有货币流通。
    故此,堵阳士卒的盘剥其实也算得上是另类的入城税了。
    张辽等人看着前面的士卒较为轻易的进入了城池,这一来是因为堵阳兵的检查较为简单和轻忽,二来也是因为这些士卒都没有携带武器,暴露的风险较小。
    这百余名左幕军精锐的武器全部集中在了张辽这队人马身上,藏在了伪装成商队货物的箱子里。
    这些箱子下面有隔层,里面藏匿了刀剑甲胄,而上面则盖着绢布麻,除非仔细衡量箱里箱外的高度,否则轻易是没法看破的。
    确认了入城环节之后,张辽等人开始加快前进的步伐,跟着队伍来到了堵阳城外。
    堵阳位于荆州和中原连通的必经之地,往日商贸极其繁盛。
    如今经过刘表持之以恒的恢复,又少了西凉军的荼毒,后来也和平的移交到了曹操的手里,故此眼下的都城要远比原时空中繁盛不少。
    而且因为刘封的出现,使得中原战事也加快了进程,民生恢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堵阳也渐渐恢复了不少人气,往来的商队也变得多了起来。
    张辽这几十人的商队虽然略微有些扎眼,但也没引起守军的太多警惕。
    原本张辽打算在城门口见机行事,挑选机会发难夺门的。
    可结果守军居然只征收了二十匹绢布后,就直接放他们入城了。
    周围士卒都颇为明显的看向张辽,张辽迟疑了下后,微微摇了摇头,带着队伍朝里走去。
    很快,张辽等人来到了一处废墟停了下来,此时的堵阳城中多有废墟,都是之前历次战争时留下的疮痍,至今也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来清理这些废墟。
    先前入城,伪装成樵夫、农夫的士卒慢慢的聚拢了过来,等候张辽的命令。
    张辽当即下令披甲,士卒们立刻将箱子打开,把价值不菲的绢布倒在地上,打开暗箱,将里面的长刀甲胄都给取了出来,然后披上。
    等到武装完毕,张辽将队伍分作两拨,以主力八十人交给副手带领,负责抢占城门,接应后续大军入城,而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二十余人,前往县府擒王。
    此次入城的副手是追随张辽多年的并州老卒,深知自家将主的性格,也没开口劝说,当即就领命了下来。
    随后,队伍分作了两队,副手带着八十人朝着城门而去,而张辽这边的二十人解开了拉车马匹的缰绳,给这些马匹安上了高桥马鞍和双面马镫,随即翻身而上。
    张辽重回马上,长枪在手,只觉无所不能。手中长枪在半空中画了个完美的圆弧,红缨一振。
    “儿郎们,随我入县府擒贼。”
    “喏!”
    二十人当即应诺,气势恢宏,响彻云霄,震的周围废墟尘土飞扬。
    张辽哈哈大笑起来,一夹马腹,战马如脱缰之势冲了出去,朝着县府疾驰而去。先前入城时,张辽就已经通过身边赶路的真农夫给打听了清楚。
    张辽一马当先,二十名精锐骑兵紧随其后,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直插堵阳城的心脏——县府。
    马蹄踏在青石街道上,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打破了城中晨间的喧闹。街道上的行人商贩被这突如其来的骑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惊叫着避让,一时间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县府门口的守卫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几个人听到外面的喧闹声,竟然还从大门内走出来朝着张辽这边眺望。
    只远远看到烟尘滚滚,听到蹄声如雷,直到这时候,这些守卫们都没能反应过来危险的靠近,还在互相交头接耳,谈笑好奇这是城中哪家的少爷又纵马踏街了。
    等到张辽等人转过街角,森冷的铠甲倒映着旭日的耀光时,这些守卫们终于反应过来,惊慌失措地大声呼喊,手忙脚乱地想要推动那两扇沉重的木门。
    然而,已经太迟了!
    张辽目光如电,早已锁定了目标。他伏低身子,将长枪夹在腋下,战马速度催到极致,如同离弦之箭,在县府大门即将合拢的前一刹那,猛地冲了进去。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