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1153章 经略埃及
第1153章 经略埃及
底比斯城,阿蒙神殿。
被尊称为大祭司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身披华丽的豹皮祭袍,他是阿蒙神在人间的最高代言人,阿蒙霍特普。
他闭目沉吟良久,缓缓开口,声音苍老而沙哑:
“罗马人的鹰旗,在亚历山大港倒下了。据说,整整两个军团那样的精锐,都在野战中如同沙堡般溃散……这些东方人,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力量。”
“可是,大祭司!”另一位较为年轻的祭司急切道,“汉人的政策明显偏向那些贱民和奴隶!他们还要削减神庙的供奉和特权!如果顺从他们,阿蒙神的荣光何存?我们千年积累的财富和土地,难道要拱手让人?”
“蠢货!”阿蒙大祭司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而逝,“罗马人统治我们二百余年,可曾真正尊奉过我们的神?他们只是索取,无尽的索取!粮食、黄金、还有我们的尊严!如今,来了更强大的征服者,他们至少带来了‘承诺’!”
他顿了顿,用镶嵌着圣甲虫宝石的权杖轻轻敲击地面:“更何况……你们没听说吗?那个苏曜,东方人的王,他在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圣所,做出了神迹般的宣告。连那些固执的犹太拉比都尊他为‘弥赛亚’。或许……或许他真的承载着某种天命,甚至是……拉(ra)神来自东方的化身?”最后一句,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充满了神秘的暗示。
密室内的其他祭司们面面相觑,眼中闪过惊疑不定的神色。将一位东方征服者与太阳神拉联系起来,这想法太过惊世骇俗,却也……并非全无可能。在埃及古老的神话中,神明本就有着多种化身和来自异域的传说。
“那……大祭司的意思是?”
“谨慎接触。”门农大祭司缓缓道,“以礼相待汉人使者,收下礼物,表达我们的……善意。但暂不明确表态归顺。我们要观望,看看昔兰尼加的弗拉维乌斯能否卷土重来,看看罗马皇帝塞维鲁的援军何时能到。同时……派人去亚历山大港,仔细看看那位关将军,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类似的观望和犹豫,出现在埃及几乎所有拥有自治传统的希腊化城市和地区。他们既恐惧汉军的兵锋,又不甘失去现有地位,更对罗马是否能够反击存有一丝侥幸。
毕竟,罗马人的强大,在这两百余年间早就成了根深蒂固的共识。即便亚历山大港陷落、军团覆灭的消息传来,许多人仍固执地认为,这不过是暂时的挫折。伟大的罗马,永恒之城,绝不会轻易放弃她最富庶的行省。塞维鲁皇帝的大军,迟早会从海上而来,如同以往无数次那样,将任何挑战者碾碎。
因此,当关羽的使者带着丝绸、瓷器和苏曜那措辞既威严又带着一丝奇特诱惑的诏书抵达底比斯时,阿蒙神庙的祭司们展现出了古老传承的圆滑与谨慎。
他们以最隆重的古埃及礼仪接待了汉使,收下了那些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礼物,并由大祭司阿蒙霍特普亲自出面,在卡纳克神庙宏伟的柱厅内举行了盛大的祈福仪式,祈求尼罗河滋养万物,也含糊地祝愿“远来的贵客诸事顺遂”。
然而,当汉使提出希望底比斯城明确表态归顺,并按照新颁布的《安民告示》调整税赋、登记户籍时,阿蒙霍特普便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尊贵的使者阁下,”老祭司的声音如同尼罗河畔的风化的砂岩,缓慢而沉稳,“底比斯,乃是上下埃及的圣城,阿蒙神的居所。”
“千百年来,我们侍奉神明,遵循古老的玛特(ma'at)秩序。税赋徭役,关乎神人契约,牵一发而动全身,岂能骤变?还需待我等沐浴斋戒,恳请神谕示下,方能决断。”
“至于罗马……他们虽暂退,然其海军仍控大海,其皇帝塞维鲁,雄才大略,必不肯甘休。若底比斯贸然易帜,他日罗马大军重返,圣城恐遭涂炭。还请使者阁下体谅我等苦衷,宽限些时日,容我等……观望局势,细细思量。”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对强大汉军的敬畏和善意,又抬出神明和潜在罗马威胁作为拖延的借口,完美体现了埃及祭司阶层在数千年外族统治下磨练出的生存智慧。
汉使虽心知肚明这是托词,但见对方礼数周全,且底比斯城防并未加强,也无明显敌对迹象,便也不好强行相逼,只得留下“望大祭司早做决断,莫误天时”的话语,返回亚历山大港复命。
关羽听闻回报,丹凤眼微睁,冷哼一声:“观望?想待价而沽,左右逢源?世上岂有这般便宜之事!”
贾诩在一旁轻摇羽扇,微笑说:“将军息怒。埃及祭司,千年狐狸,自是狡猾。彼等欲观风色,我便示之以风雷。”
“文和之意是?”
“埃及之地新定,缴获颇丰,降卒甚众。将军可抽调一部精锐,偕同新附之努米底亚骑兵,大张旗鼓,沿尼罗河南巡,名曰‘宣慰地方,清剿罗马残匪’。”
“我等兵锋不需直指底比斯,可驻于其北一日路程之希里奥波里斯(另一太阳神崇拜中心)。届时,底比斯城内那些心怀侥幸者,自能感受到风向。”
关羽抚髯沉吟,眼中精光一闪:“甚善。另外再加一事,如将我在亚历山大港减免赋税、释放自愿参军之奴籍者之事,令细作于底比斯民间广为传颂。尤要告知那些依附于神庙的佃农与奴隶,若其主迟迟不归王化,彼等便无法享受皇恩。”
贾诩颔首:“攻心为上,将军此计更妙。神庙根基,在于土地与奴役。若底层人心浮动,祭司们便再不能稳坐钓台。”
关羽脸上露出略微得意的神情,丹凤眼微眯,正欲下令,身旁一位较为年轻的随军文官却面露忧色,上前一步拱手道:
“关将军,此策虽妙,然……”他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埃及乃新附之地,情势复杂。如此大规模调动兵马,又行此攻心分化之策,牵涉甚广,已非单纯军务,恐涉地方治理乃至与罗马全面开战之决断。依末将之见,恐怕……还是需要先请示陛下圣裁才好。”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微微一凝。关羽抚髯的手顿住了,丹凤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随即也陷入了沉思。这文官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他虽受命经略埃及,但苏曜授予的主要是征伐之权。如今要对埃及核心地区的千年神庙势力动用军事威慑和内部瓦解的手段,确实已超出了单纯的战场指挥范畴,更关乎未来对整个北非地区的统治策略。擅自行动,万一引发不可测的连锁反应,或与陛下的整体战略有所偏差,他确实担待不起。
张飞在一旁听了,环眼一瞪,正要呵斥那文官多嘴,却被关羽一个眼神制止。
就在帐内略显沉寂之际,一直含笑不语的贾诩却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慢悠悠地从宽大的袖袍中取出一卷明黄色的绢帛,那绢帛质地非凡,绣有精致的龙纹云海,一看便知非比寻常。
“贾侍郎,这是……”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