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784章 诗意的年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诗意的年代》几乎把整个文学界的中青代作家网罗了个遍。
    除了蒋紫龙、王安逸、铁宁、莫伸等文学讲习所第一届创作班的同窗,除了王硕、余桦、石铁生等公司的同事,野心勃勃的刘仪伟、吕乐以导演的名义,向贾平洼、苏桐、二月河等人发出邀约。
    邀请的名单里,几乎就没有方言不认识的人。
    当然,也并非被邀请的人就一定会来参加,比如正在闭关写《白鹿原》的陈忠史。
    也有的像陆遥一样,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无法到场,也有的是不愿意在电影上客串露面……
    除此之外,一个接一个的作家陆陆续续地来到燕京,但由于人员尚未到齐,所以电影没有开拍。
    方言作为燕京文学御林军的扛把子,自然要尽一尽地主之谊。
    于是给许久未见的好友们摆下接风宴洗尘,酒足饭饱之后,又提议众人去登香山。
    尽管二月的香山没有夏秋季节的绿树成荫和红叶似火,但雪后的香山公园依然美丽宁静,令人心旷神怡,白雪覆盖大地,春意暗藏其中,别有一番风味。
    “刚才在酒桌上差点忘了说,恭喜你啊岩子,这回又进步了,成《人民文学》总编了!”
    铁宁笑眼弯弯,睫毛眨眨。
    跟前世的你比起来,那还差的老远呢!
    方言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透着无奈:“唉,一言难尽啊,甭提了。”
    蒋紫龙打趣道:“怎么了,升官了还愁眉苦脸?”
    “就是。”铁宁调侃道:“岩子你以后可要多关照我们这些老同学,投你们《人民文学》的稿子,《人民文学》可得给我们登啊,千万别退稿拒稿,也让我们尝尝走后门的滋味……”
    “没问题啊,我来者不拒,你们投多少,我就要多少,完全向你们敞开!”
    方言勾起嘴唇。
    “这可不像是你方主编原先的风格啊。”
    铁宁轻咦了一声。
    “是啊,岩子你不是向来都主张精品化路线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饥不择食?”
    蒋紫龙疑惑不解。
    迎着朋友们的目光,方言耸了耸肩,有所保留地说出《人民文学》的困境,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没想到就连《人民文学》都难成这个样儿了嘛。”
    铁宁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无不欷歔,哀叹着80年代初那个文学的黄金年代似乎不再了。
    “所以我才想着能不能借这个机会,找你们约几篇稿子?”
    方言笑了笑,“当然,有已经写好还没投稿的就更好了。”
    蒋紫龙回忆:“我记得坐火车的时候,铁宁跟我讲过她最近写了个部长篇,叫、叫……”
    “玫瑰门!”
    当听到铁宁愿意把小说交给《人民文学》发表,方言乐不可支,到底还是老同学靠谱。
    不一会儿的工夫,靠着面子果实,为《人民文学》约到了将近十部作品,短中长篇都有。
    方言收获颇丰,笑的合不拢嘴,“待会儿到了溢芳轩,我请大家喝茶,以茶代酒,以表谢意!”
    “岩子客气了。”
    “是啊,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算是为华夏文学尽一份力。”
    “不错不错,就像我们为什么会答应客串《诗意的年代》,不就是冲着宣传文学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突然余桦抖了个机灵,提了个建议。
    “吕导不是给了我们三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跟电影有关,其余两个是文学方面的?”
    “第一个是这个时代还有没有诗意,第二个是对眼下媒体包括电影、电视的看法。”
    铁宁点了点头。
    “按吕导的意思,在开拍前要我们海聊一下,把笔会的气氛和感觉先给弄出来。”
    余桦建议道:“我看不如待会儿到了溢芳轩以后,大家一边喝茶,一边围绕着第一个问题讨论,然后讨论出的结果是不是可以登在《人民文学》上,做成一个有关‘诗意的年代’的文学专题?”
    蒋紫龙颔首:“这个主意不错,岩子你可以考虑一下。”
    “那么咱们就抓紧登山吧,到了溢芳轩,大家好好香山论剑一番。”
    方言加快脚步,带着众人来到露天的茶座。
    一缕缕热气从杯中缓缓升起,茶香飘溢,茶汤浓厚,一扫方才爬山的劳累。
    王硕一边品茶,一边抛砖引玉:“诗意是文人酸性的一种表现。”
    “这还可就不对了。”
    铁宁道:“诗意是对生活的一种热情。诗意不是存在于某个年代,它存在于某个人身上。”
    钟阿城也很是赞同道:“我觉得诗靠的是意向,这个意向是无法言表的,歌咏言,诗言志,诗歌承载的诗意,正是这个‘志’,可能是胸怀大志的志,也可能是壮志未酬的志,如今的环境,是非常理智的时代,诗意也就无处栖息了。”
    在场的作家们对此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
    余桦把目光投向方言,“方老师,您怎么看?”
    方言悠悠道:“很多人觉得80年代初比80年代末要更有诗意,可我却觉得现在比过去更有诗意,因为它允许诗意的存在,这在过去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样的生活,诗意是肯定存在的。诗意是颓废至极才会产生的东西,被社会拒绝至极,身心全部落到最低点,诗意就产生了……”
    “岩子这话有几分道理!”
    蒋紫龙点了点头,余光里瞥见正在充当记录员的石铁生。
    铁宁饮了口茶,润润嗓子,跟方言他们开始闲聊起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比如电影男主角是谁?
    钟阿城道:“好像是王志闻,北电84级表演系学生。”
    “女主角呢?”铁宁诧异不已。
    钟阿城扶了扶眼镜说:“是朱菻。”
    “朱菻?!”
    铁宁等人咋舌不已,完全没料到这么大的一个腕儿居然也愿意来?
    钟阿城眼里带着几分感激,“这都多亏了方老师,本来打算是在中戏和北电里挑一个女学生,但朱菻看在方老师的面子上,同意来参演这种新人导演拍摄的实验性质电影。”(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