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嫁小夫郎 - 第50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椿芽洗干净放在一旁,还没下锅。
    袁牧听见动静,扭头看了一眼,“醒了,椿芽你要咋做?”
    “焯水,炒鸡蛋。”赵景清道,等袁牧炒的菜出锅,他这才上手。
    不过片刻,椿芽炒蛋出锅。
    就两个人吃饭,没往堂屋里端,支张桌子在厨房,吃饭更方便。
    赵景清给他夹一筷子,“你尝尝喜欢吃不?”
    袁牧一口吃下,味道怪怪的,但他能接受,袁牧道:“好吃。”
    赵景清当即露出笑来,给袁牧又夹了两筷子。
    吃完饭洗漱完,袁牧躺上床,赵景清想起有件事没干,拿出《三字经》来,“袁大壮,你还没教我读书。”
    袁牧翻身坐起来,不想下床,招招手道:“你过来。”
    赵景清在床边坐下,翻开书,袁牧下巴搁在他肩膀上,从上次教的地方往下读,“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温声细语持续半个时辰后停下,屋内烛光熄灭。
    直至丑时过半,星火重燃。
    忙活完,豆腐框装上驴车,赵景清往山阳镇内赶,而袁牧则赶回乐明村,两驾驴车驶向不同的方向。
    卖完豆腐回到小罗湾,院门紧闭落锁,没出现昨日的情况,赵景清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滋味,好似昨日袁牧的到来是一场梦。
    在院里卸豆腐框,将驴牵入后院,叉两叉草料放入食槽,而后忙活做饭吃。
    昨晚上的剩菜还在,赵景清准备剩饭剩菜,将就吃一顿。但想到袁牧的殷殷叮嘱,道他早起做豆腐劳累,一定要吃好睡好,赵景清打两个蛋蒸蛋羹,吃好吃饱。
    泡上豆子,午歇睡一觉起来,赵景清拿出《三字经》,巩固昨晚上袁牧教的,读几遍后开始练字。
    昨晚上只读没写,今天要多练一练,赵景清打算空出两天下午的时间,先将字练熟。
    专注做事时,时间过得飞快,院门被敲响,大毛二毛兴冲冲摇着尾巴冲向院门,赵景清抬起头,看了一眼天色,才意识到李冬来送叶子。
    他起身大步去开门。
    李冬胆子大,天天来上门送叶子,和两条狗已经混熟,还敢往狗背上爬,哪有初次见时的害怕与不安。
    赵景清暗自猜想,可能因为他叫小狗,所以才和两条大狗相处的如此愉快。
    不用赵景清接背篓,李冬自个走进院子,放下背篓,将叶子倒进盆里。他是个勤快孩子,想帮忙洗叶子,赵景清没让。
    院子里的水井大,摇一桶水起来忒费劲,赵景清不放心。
    李冬在院里和两只狗玩,赵景清打水洗叶子,他洗得快,两遍淘洗完晾着,打算进屋拿铜板,抬眼便见李东看向屋内。
    察觉到动静,李冬移开视线,不再往屋里看,低头握狗爪子玩。
    赵景清便当做什么也没发现,进屋取出两个铜板,出来时看见李冬在往屋里看。
    收下铜板,李冬习惯合掌晃动听它撞击的叮叮哐哐声,笑得像偷腥的猫,“谢谢赵阿叔。”
    赵景清好奇问:“小狗,你赚钱的事儿和你阿爹说了吗?”
    前边徐立秋来送椿芽,还问他咋李冬天天帮他们摘叶子,既然答应了李冬不说,赵景清只道这是他们的秘密,不能擅自告诉他,想知道得让李东自己开口。
    徐立秋没再多问,和他唠两句家常便离开。
    但赵景清猜想,徐立秋可能心里门清。
    李冬摇摇头,“还没,我想多攒点儿交给阿爹,让他高兴。”
    赵景清摸摸他的头,“乖孩子,你阿爹肯定高兴。”
    住过来那么久,李家的情况赵景清心里有数。他家赵景清只见过徐立秋和李冬,但两家走动频繁,赵景清知道他家有一个上了年纪腿脚不好的老人,常年卧床。
    李冬的爹,赵景清没瞧见人,也没人提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自不会揭人伤疤,非得瞧他家的经。
    两家是再普通不过的邻居,可乖巧懂事的孩子总能讨人喜爱,赵景清不免对他多出两分怜爱。
    今日两次察觉他往屋里看,都是看桌上的纸笔,赵景清主动道:“你想读书认字吗?”
    “想!”李冬眼睛一亮,随即黯淡下去,“可是我家没钱,阿爹种地养家已经很辛苦了,没有钱再让我去读书。”
    赵景清道,“我正在学《三字经》认字,会写几个字,我教你咋样?”
    “好啊好啊!”李冬跳起来,高兴不已。
    学着袁牧教他那般,在学《三字经》前,先教会他写自己的名字。
    李冬二字不难,赵景清会写。
    笔墨纸砚贵,李冬小小年纪却很懂事,说什么也不用赵景清的,手指沾水在桌上划拉。
    现在天气转暖,水痕片刻变消。
    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李冬兴奋道:“赵阿叔,我会写自己名字啦!”
    “真棒,写得很端正。”赵景清夸赞道,一如袁牧夸他,当时他有多高兴,想来李冬便有多高兴。
    李冬笑容很大,却变得羞涩。
    赵景清接着教他背《三字经》,教了四句,几遍下来李冬跟背顺口溜似的,全记了下来,但读的是望天书,字音对不上。
    离开之时,李冬蹦蹦跳跳,嘴里念念有词。
    就这么上午卖豆腐,下午赵景清自个练字,新学的字练熟了,便去拜访做席师傅,周边他方便去的人家,皆已去遍。
    闲暇时,再教李冬读《三字经》,时间一晃而过,春耕已悄然接近尾声。
    裴家终于轮到水牛耕地。
    裴家有个秀才,已去世的父亲曾在村里学堂教书,是村中许多人的启蒙先生,多有崇敬,论下来是有优待,水牛耕地他家第一个耕无所厚非。
    但裴母是个人精,他家第一个耕,别人家忙着地里其他活计,哪能轻易请出人来帮她,遂等到最后再耕,既得了谦让的名声,后边开口请人帮忙,别人没那么多理由拒绝。
    可赵景明进门,裴母当个甩手掌柜啥也不管,任由赵景明去做。
    可赵景明哪来那么大的脸面?
    赵景明没办法,他忙碌过整个春耕,人都瘦了一圈,临到最后耕地栽种,实在忍无可忍,咬死了让裴老二裴老三一同上阵。
    不干就别吃!饿死算了!
    紧接着又是一场乱战。
    眼看要错过最佳播种时间,裴西安打算以大哥的威严压老二老三就犯,乖乖干活。
    而就在此时,村长找上门来。
    -----------------------
    作者有话说:感谢宝宝们订阅支持呀[红心][红心][红心]
    第37章
    裴家的争吵戛然而止。
    裴母黑着脸, 裴老二裴老三坐在她身后,不发一言。小树儿瑟缩在角落,赵景明叉腰倚在门边, 裴西安站在堂屋中, 脸色不大好看。
    “村长。”裴西安敛下不愉的神情, 邀请村长进屋坐。
    村长迟疑,他来得不是时候, 但来都来了,要办的事儿得办。
    “西安啊,”村长开口道,“我今儿来找你,是这样的……村里学堂关了几年, 这些年孩子多, 咱们琢磨着重开学堂, 想请你来教书。”
    他说明来意, 最震惊的当属赵景明, 上一世没见西安去学堂教书, 原来是请过西安吗?
    裴西安问:“学堂……何时开学?”
    “具体时间还没定下,最多不出十日,”村长顿了下继续说, “你爹从前就在学堂教书, 村里多少孩子都是他启蒙, 你答应来, 学堂肯定给你留位置, 你多考虑一下。”
    裴西安眉头微动,眼底闪过意味不明的神色,神情儒雅依旧, 含笑应下,“好,我会考虑。”
    “考虑啥考虑,”裴母忽然开口,“束脩收不到两个子,还劳心劳力,就是去教那破书,你爹才早早去了。”
    说着,她声音低下来,呜呜咽咽红了眼。
    赵景明看得稀奇,死老太婆还会哭。
    不成想裴母突然这样,村长一脸尴尬,留也不是,走也不是。
    “娘,别说了。”裴西安宽慰两句,扭头对村长道,“您别往心里去,这事我考虑好同你说。”
    裴母呜咽声化作嚎啕大哭,断断续续哭诉,“他爹走得早,留下咱们孤儿寡母,谁都能来欺负……地里活计全我干,辛辛苦苦拉扯大几个孩子……地现在都没耕好,眼瞅着插秧的时间就要过了……没有收成,今年可咋办……还想让西安也去教书……”
    村长被哭得头大,面如土色。
    苗成凤的哭诉好没道理,裴仁德是壮年早逝,可干教书啥事,他在世时可是里里外外操劳,也不见苗成凤多心疼他,村里最享福的就是她。人不在了,说是教书累死的,村长听着话都想给她吐唾沫星子。
    裴仁德还在世,教了恁多孩子,他家孩子都是他教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儿子受益良多。
    村长好声好气道:“耕牛马上轮到你家,你家两亩水田,最多三天就能插完秧,你别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