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237章 水遁:大坝谁修哈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恩必报这是深入人心的普世价值观,就算是范雎这种真小人在报恩这件事上也不含糊。】
【魏冉作为白起的恩主,恩主在楚国时受了这么多委屈,白起怎么可以放过这个报恩的机会。】
【隨著秦国攻楚战略的展开,白起十年间不断的打击楚国,楚国从一个纵横千里,带甲数十万的大国,被打的一蹶不振。】
【公元前279年,白起剑指楚国別都鄢、国都郢,此战是秦削弱楚国的决定性战役。】
【此时,韩魏经过伊闕之战已经降服,赵国忙著对付匈奴人,齐国因 “五国伐齐”独自舔舐伤口,燕国没有乐毅就是打酱油的。】
【楚国人虽然被秦不断打击,但是因为地盘大,国力恢復的快,再加上国都城高楼坚,对秦的窥视不当一回事。】
天幕画面中
楚国別都鄢矗立在夷水旁,城內十万重兵把守,怎么看都不像是能短时间被攻破的样子。
秦军推著攻城器械不断的强攻,但是面对重兵把守的鄢城,秦军的攻击显然是无效的。
“將军,鄢城城高,將士们已经攻城多日,士气受损,要不然撤下来歇歇吧?”副將对著白起建议道。
“可,暂停攻击,让人救治伤员。”白起盯著鄢城附近的地图,不断的思索著对策。
直到看到地图上鄢城旁边的河流,白起眼前一亮,他心中隱隱有了对策。
“来人,带上墨家的人,跟隨本將去勘察地形。”
白起带著一队骑兵,沿著鄢城旁的夷水向上游找去,隨著墨家子弟的不断勘测,找到了一处適合筑堤蓄水的地方。
“將军,此处可以筑堤蓄水,借用地利修筑渠道可直达鄢城。”墨家子弟默默的建议道。
“副將,你带人在此日夜不停的挖渠蓄水,等时机一到,鄢城隨手可破。”
白起站在夷水望著鄢城的方向下令,他知道这道命令一下,將会有无数亡魂的出现。
楚悼王时期
作为兵家亚圣的吴起已经知道白起的想法,这是要用水攻之法攻破鄢城。
水攻之法乃攻城妙法之一,就是此法太过残忍,大自然的伟力之下,眾生皆平等,到时候能不能活下来全靠运气。
作为兵家大佬,吴起无比赞同白起的做法,为將者当以完成军事战略为目的。
但作为楚国的令尹,吴起有责任担负起保护楚国的义务,他要向楚悼王諫言。
“大王,鄢城地处夷水旁,不得不防水攻之策,臣建议在鄢城上游处修筑一座小城,与鄢城互为犄角。”
“可,此事由吴子主持,不过最重要的是先保证变法。”
“臣明白,起绝不辜负君上知遇之恩。”
......
【面对鄢城的重兵把守和坚城,白起在夷水上游筑堤蓄水,开凿长约百里的渠道,准备將夷水引入鄢城;】
【水攻鄢城前,白起向城內喊话,告诉楚军他要攻城了,但楚军认为秦军这是没办法攻破鄢城的攻心之法。】
【白起收起了最后的怜悯,下令决水攻城!在洪水面前,鄢城犹如纸糊的一样。鄢城中数十万百姓、士兵被淹死。】
天幕中,决堤的洪水犹如一道巨龙向著鄢城奔涌而去,那是大自然的咆哮,人力只能去引导他。
在放开难道拦截洪水的堤坝之后,人就再也无法控制这条洪水巨龙,只能任由它肆意的飞舞,直到它力量耗尽。
《水经注?沔水》: “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隨水流,死於城东者数十万”
秦昭襄王时期
宣太后和魏冉看著天幕中的洪水,眼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他们的故乡没了。
通过文字知道的消息,远没有亲眼所见的衝击大,他们的故乡在自己的命令下被毁了。
这一刻,宣太后和魏冉的心中空落落的,他们知道再也回不去故乡了。
“姐,我们是鄢城的罪人,我们再也没脸回去楚国了。”魏冉喃喃著说道。
“是啊,回不去了,楚地的百姓会戳著我们的脊梁骨骂。”宣太后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作为大秦的宣太后,她只允许自己当一刻的楚国少女,现在她要当回那个执掌秦国政权的太后。
“魏冉,你记住你现在是大秦的相国,不是楚国的宗室子弟。若是你忘了这一点,我也救不了你。”
宣太后对著弟弟魏冉叮嘱道,她不想看到与自己弟弟为敌的那一天。
“姐,魏冉明白了。”
.......
【攻破楚国旧都鄢城后,白起將鄢城设为秦军后勤基地,休整犒劳军队、补充粮草,他的目光看向了楚国国都郢。】
【公元前 278 年春,经过半年的发展,白起准备拿下楚国国都郢,彻底摧毁楚国的反抗之心。】
【白起率领秦军沿长江、汉水南下,攻克楚国西陵,楚国郢都成为 “孤城”!
它成为白起隨时可以吃下去的一道菜。】
【因为白起半年之前的水攻,楚国人升不起反抗之心,楚国郢都很快被攻破。】
【为了彻底击碎楚国人的心理防线和抵抗意志,白起下令烧毁楚国先王陵墓 “夷陵”。】
【楚顷襄王被迫向东溃逃,迁都於陈;白起率军继续东进,攻占楚国竟陵、安陆等地,將其全部纳入秦国版图。】
天幕弹幕:
“楚国是个很拧巴的国家,他是第一个称王的,却又是最守旧的[泣不成声]可惜屈原了。”
“群臣:郢都城被攻破了
楚王:我正想迁都呢,下个都城的名字都想好了,叫郢都!”
“战国时別人还在攻城略地的版本,白起已经开始灭国了,把號称带甲之士百万的楚国都城都迁了,武庙十哲左一的含金量!”
“楚国贵族勾心斗角,一盘散沙,出生是贵族一辈子世世代代都是贵族;秦国不同,法度严明,军功制,谁打入楚国谁就是王侯。
秦国是你敢为国家而死,你就有黄金,田地和爵位。这也是楚国立足百年,不如秦国商鞅变法十年的原因。”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