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210章 景泰八年,国泰民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武帝时期
    刘彻彻底是对大明服气了,天子有天子的抽象,文臣有文臣的抽象。
    你敢相信在御前打死人,看天幕那马顺必然是皇室的狗,文臣此举到底是什么意思,就很值得玩味了。
    看著自己朝堂的大臣们,刘彻突然觉得自家大臣都很可爱,大家都是体面人,不是大明的抽象人。
    “陛下,臣建议应该规范礼仪,避免大汉有此类事情的发生。”太常赵周站出来道。
    作为掌管汉家礼仪的太常,赵州实在是看不下去大明的抽象,他无法想像大汉发生此等事情会是什么样。
    “准奏,就辛苦太常了。”
    成化年间
    “汪直,你怎么看马顺之死这件事的?”
    朱见深眼神幽幽的盯著天幕,让人完全猜不到他的心思。
    “皇爷,奴婢不敢说。”
    “朕恕你无罪,你是朕和贞儿的贴心人,朕想知道你的看法。”
    “皇爷,那奴婢就斗胆分析一二,以奴婢看这些文臣们是藉机给皇室下马威,他们要藉机將皇爷的权力束缚住,避免再出现先帝北狩的事。”
    “呵呵呵,你这个奴才还知道的不少。”
    “皇爷,都是娘娘的恩典,奴婢平时就是多读了书。”
    汪直嚇得直接跪了下去,皇爷的神情明显不对,他可不想脑袋搬家。
    “行了,起来吧,好好用心服侍贞儿。”
    ......
    【当瓦剌大军突破长城防线,兵临京城北平下时,翰林院侍讲徐珵贪生怕死,主张南迁。】
    【在兵部左侍郎于谦斥责下,大明终究还是那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
    “提议南迁之人应当斩首!京师乃天下之根本,京师一动则大势已去”
    【群臣拥戴朱祁鈺为皇帝,改元景泰;以于谦为总指挥,开启了大明的“北平保卫战”。】
    朱祁鈺让亲信太监金英宣命於所有人:“死则君臣同死。有以迁都为言者,上命必诛之!”
    宋高宗时期
    所有人怪异的眼光看著上首的赵九妹,他们大宋怎么就没有这种硬骨头皇帝,赵九妹怂死了。
    赵九妹则是若无其事的看著天幕,他强任他强,我怂归我怂,你能奈我何?
    “官家,金国传来消息,说若想谈和,我们必须撤回长江以北的驻军。”
    “此言当真?只要撤回长江以北的驻军,金国就愿意与我大宋相安无事。”
    赵九妹惊喜的回过神,这消息不比天幕还要精彩,金国终於鬆口了。
    “官家,万万不可,若撤去长江以北的驻军,我大宋將很难收復故都了。”
    “是啊,万万不可啊,官家。”
    赵九妹懒得理会这些大臣,给了秦檜一个眼神,示意他摆平这个事情。
    关於是否议和、是否撤军的爭吵在大宋朝堂又一次吵了起来,就是不知道前线的將士们寒心与否。
    .......
    【这个性格软弱的藩王朱祁鈺,在大明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用单薄的肩膀扛起了大明的天。】
    【朱祁鈺亲自穿戴战甲,登上北平城头,与大明的將士们共同保卫北平城,大明的將士看著那个身影,他们知道新上位的皇帝是个硬骨头。】
    【京城守军在朱祁鈺和于谦的领导下,不时的反击瓦剌大军,隨著各地勤王的军队到来,也先最终选择退去。】
    【大明正式进入朱祁鈺的景泰时代,为了填补朱祁镇留下的大坑,朱祁鈺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的懈怠。】
    【景泰元年八月,在孙太后耗费了无数的金钱,以及实在榨不出价值情况下,废物朱祁镇被放回大明。
    为什么说朱祁鈺软弱?就是因为將这个祸国殃民的废物接回大明。
    朱祁鈺怎么就不知道学学他祖宗朱元璋接小明王,回国路程这么长,突然暴毙而亡很合理吧?
    要是这废物死了,也就不会有后面那些事情,名將范广也就不会为了大明流血又流泪。】
    “流血又流泪?”
    范广喃喃著这几个词,该不是这个接回来的废物又上位了吧?
    为大明流血那是自己作为將军应该的责任,可是那自己也不应该流泪啊?
    难道是受了什么致命伤?导致自己残废了?范广觉得自己的脑子乱乱的。
    【景泰三年四月,朱祁鈺废除朱见深,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然后仅仅一年之后,五岁的朱见济就暴毙宫中。】
    【更离谱的是朱祁鈺的汪皇后说朱祁鈺的皇位是借过来的,太子命数就该如此,让其將太子之位还给原来的太子朱见深。】
    【正统七年之后,大明后宫就在孙太后的掌控之下,朱祁鈺当藩王时的王妃是由孙太后指定的。你品,你细细的品。】
    宋仁宗时期
    刘娥不屑的看著天幕中的孙太后,这女人只会使用些后宫的阴私手段,登不上大雅之堂。
    不过这朱祁鈺也废物,做事就要做绝,搞什么瞻前顾后,你可是天子啊。
    若是本宫在你那个位置,景泰元年朱祁镇根本就回不来,朱祁镇死后的第二年太后就应该悲伤过度,追隨先帝而去。
    哎,只恨本宫身为女儿身,就连试穿一下那个黄袍都要左右试探。
    【景泰六年,朱祁鈺任用徐有贞治黄完成,山东河患大大减少,漕运畅通。
    徐有贞就是那个贪生怕死的徐珵,这傢伙虽然贪生怕死,但是治理黄河有一手,甚至可以说吊打大宋的治黄“大聪明”。】
    【景泰八年,国泰民安】
    大明在朱祁鈺的治理下,又似乎恢復了一丝盛世之景,再有一两代人的努力,大明就可恢復元气。
    此时的朱祁鈺却躺在紫禁城的病榻之上,新年的喜悦也没衝掉病痛的折磨。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