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95章 大明瓦罐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高煦叛乱后,杨荣等人劝諫 “汉王熟悉军事,若派將出征,恐难速胜;陛下亲征,可震慑叛军”,朱瞻基採纳建议,率军亲征,兵锋直指乐安州。】
    【平叛大军抵达乐安州城外后,朱瞻基派人向城內宣读招降书,承诺 “若朱高煦投降,可免其死罪”。】
    【宣德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偷偷从乐安州城门逃出,向朱瞻基投降,第二次奉天靖难仅持续 20 余天便宣告失败。】
    紫禁城逍遥城
    朱瞻基用刀压著朱高煦脖子,他的好二叔並不服软。
    “你爹,先帝洪熙皇帝,庙號仁宗。我们小时候在一起,都是我护著他。
    那时候我们不愿意当王爷,像这样被皇上像贼一样盯著,又有什么意思?”
    “如果老头不打靖难这一仗,我跟他是多好的兄弟。
    我进金陵城那天我就知道,我们俩早晚有一个人会死在这,早晚有一天会变成现在这样。”
    “可是我没想到,在这的人是我。也没想到你爹早死。”
    【最开始朱瞻基並不想处死朱高煦,仅將其软禁,因为朱高煦作为他的亲二叔,杀了他天下人会议论纷纷,宗室们也会寒心。】
    【但朱高煦不这么想,在一次朱瞻探望时,朱高煦故意伸脚绊倒朱瞻基,以一个扫堂腿的动作激怒了朱瞻基。】
    【朱瞻基下令將朱高煦扣在一口重 300 余斤的铜缸下,朱高煦奋力举起缸,意图很明显嘲笑朱瞻基这困不住自己。】
    【朱瞻基暴怒之下,命人在铜缸周围堆满木炭,点火焚烧,朱高煦被活活炙死在铜缸中,由此大明第三次叔侄情深,以朱高煦成为”大明瓦罐鸡”结束。】
    【朱高煦死后,他的子嗣们也全部被处死,汉王朱高煦一脉彻底绝嗣。】
    天幕弹幕:
    “汉王才是活著最清醒的人,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成王败寇,贏了活著当权者才有权说教。”
    “整个地球生物史,都在讲一件事情,资源掠夺。不管那个学科都是为此服务的。只要你是生物,就会这样。”
    “朱高煦要是耐心点等侄子死了,抢朱祁镇皇帝该有多好。仁宣之治积累了財富,又够他扩张和他爹一样马上皇帝。”
    “扫堂腿这个其实类似欲加之罪,以朱高煦的身手如果是求死的话,都近身了朱瞻基能仅仅摔一下吗?”
    “如果老头子不打靖难,朱高煦和朱高炽应该是非常好的兄弟,他和朱瞻基也是战场最好的战友。”
    永乐年间
    朱高炽直接对著朱瞻基就是一脚,他儿子的手段太过於爆裂了,他教导朱瞻基要仁慈,要仁慈。
    他就是这么仁慈的对待自己的亲二叔,这让天下人怎么看皇帝?
    你都这么对待自己的亲二叔,对待其他人岂不是更狠,天下人对你的爱戴就会变成恐惧。
    原本你二叔是造反者,造反是什么情况天下人都知道,大家都不会同情造反者。
    可是当天子用这么爆裂的手段对付造反者,人都是有惻隱之心,那对朱高煦的同情者就会增多。
    朱高煦也跟上去就是对朱瞻基一脚,这狗侄子他娘的也太狠了,这么对自己这个二叔。
    他朱高煦就是千错万错,你就不能赐一杯毒酒,给下面人一个暗示,悄无声息的弄死自己。
    老子他娘的怎么就成了瓦罐鸡,这名字还怪好听的,朱高煦是越想越气,又是连续两脚。
    朱瞻基被踹的脸色潮红,明显是朱高煦后面几脚用了力气,胖胖和铜豆子赶紧拉住朱高煦,別真把朱瞻基踹坏了。
    ......
    【当代网友对朱高煦的评价就是,要的太多,太急了。】
    在你爹朱棣去世那年,爭夺皇位没成功之后,朱高煦就应该请求就藩交趾。
    至於为啥选择交趾,很简单这里產粮;是一个堪比印度河流域的產粮地。
    朱高煦在交趾潜伏二十年,採用他皇爷爷的九字真言:高驻墙,广积粮,缓称王。
    而六十多岁正是奋斗的年纪,想一想汉高祖刘邦,四十八岁斗鸡遛狗,五十五岁完成一统天下。
    而你是汉王,冥冥之中不正说明了汉天命所在,所以六十岁才是打天下的年纪。
    等到了正统十四年,人瞌睡了会有人送枕头,你的大侄孙朱祁镇土木堡一战荣获堡宗称號。
    大明朝妖后,昏君,奸宦亡国之兆已经集齐了。
    大明太宗之子,仁宗之弟,宣宗之叔,皇室第一长者朱高煦,没有人比你的血脉更正,没有人比你更懂大明!
    作为大明第二代非遗“奉天靖难”传承人,如今大明的情况,非一场奉天靖难不可解救。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你朱高煦一手《皇明祖训》,一手刀剑,以除奸宦,诛昏君之名,奉天靖难!
    你爹朱棣当年还要找理由,扭扭捏捏的说有奸臣。
    你朱高煦是真有奸宦昏君,你比你爹朱棣更权威,更名正言顺,此为升级版非遗“奉天靖难plus”!
    大明国都北平城迎来了他忠诚的王-汉王朱高煦!
    汉王来了,天就亮了!大明的救星也就来了!
    百姓们更是哭著喊著迎接汉王,毕竟前一个狗皇帝会叫自家国门啊,华夏五千年只此一例!
    你汉王朱高煦不同,三两下打崩瓦剌的进攻,瓦剌小丑不自量力,你追亡逐北平定北方边患。
    汉王朱高煦被北平三老热情的迎接,三老非要硬推汉王登基皇位,因为你是汉王,是大明正道的光!
    你万般推辞,可是长者们一片拳拳之心,对比嘆曰:
    “小王朱高煦何德何能,让诸位长者再三请立,孤实在是受之有愧。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朕只能含泪接过社稷重任,为大明呕心沥血,再造盛世!”
    百年之后,九泉之下
    你见到了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他看著穿龙袍的你愣了。
    多年不见你爹朱棣,你激动的拉起朱棣的手,千言万语都在嘴边,却不知道如何说起。
    “爹,朕朱高煦不才,奉天靖难登基称帝,同时也做出了一点点小成绩,被子孙们上庙號世祖。”
    “朱棣,打今儿起,咱俩各论各的,我管你叫爹,你管我叫世祖。”
    朱棣闻言低头寻找著东西,一件可以在九泉下打人的东西。
    “爹找什么呢,世祖帮你找找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