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142章 李三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说唐隆政变是牛刀小试,確立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二分天下的地位,但双方矛盾已经埋下。】
    【唐隆政变后第三年,此时大唐朝堂仿佛重现了武德九年的情况,无能的皇帝试图在两方势力之间寻求平衡。】
    【712 年,李旦为避免儿子与妹妹火併,主动禪位给李隆基,改元 “先天”,太平公主藉此继续干预朝政,形成 “太上皇 + 公主” 牵制新帝的局面。】
    【作为大唐新一代太上皇,李旦和高祖李渊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聊,就李旦这一手“以退为进”就够李渊学一阵。】
    武德年间
    李渊满脸问號,我学习李旦,我学他个仙人板板,这曾孙有哪一点能比得上朕?
    “老二,你个逆子,老子现在成计量单位了!”
    “爹,这怎么能怪我,李旦这臭小子以退为进挺好。”
    李世民嘟嘟囔囔的道,咱大孙子多聪明,自动退位,避免了父子之间兵戎相见。
    他都不敢想李隆基有多幸福,父亲主动为儿子让位,老登你就学吧!
    “逆子,你那眼神什么意思?你还想老子给你主动让位?受死吧!”
    李渊拿起父慈子孝棍,开始父子之间的亲密互动游戏。
    “父皇,你不要太敏感,我可没说这话。”李世民边躲跑边说。
    李建成在旁边微笑看著,太极殿內父子深情互动,其乐融融。
    追了半天,追不上二凤的李渊,棍子一扔,朝著看戏的李建成道:
    “建成,你管管老二,他欺负你爹我啊!”
    “父皇,我们小时候贪玩不用功,你也是这样追著我们,那时候好开心。”
    闻言,李渊和李世民一愣,相视之后大笑了起来。
    ……
    【李隆与太平公主明爭暗斗,大唐的棋盘之上已经容不下两个棋手,大唐需要一个胜利者站出来结束这一切。】
    【太平公主计划於 713 年七月初四发动政变,废黜李隆基,另立傀儡皇帝。】
    【李隆基通过亲信王毛仲、高力士提前获知了计划,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李隆基决定不装了,效仿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李隆基率亲信王毛仲、郭元振等,以 “诛逆贼” 为名,先控制宫门,斩杀太平公主党羽常元楷、李慈,迅速掌控禁军;】
    【五位追隨太平公主的宰相,除陆象先中立免死之外,竇怀贞自杀,其余人全部被斩。】
    唐隆元年
    已经成功救下上官婉儿的太平公主,二人看著天幕中的先天政变,心中有些戚戚然。
    大唐容得下一个武皇,却容不下第二个武皇,7人宰相5人出自太平门下都输了。
    难道真的要走到武皇那种地步,杀掉一切反对的人,使用酷吏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太平捫心自问她没有母亲那样的政治手段,也做不到母亲那样为了政治目的妥协和牺牲。
    “婉儿,你说本宫该何去何从?”
    “公主,先清除韦后的势力,將禁军力量掌握在手中,然后与李旦和李隆基父子谈判。”
    上官婉儿思索片刻便给出建议,如今临淄王李隆基欲除自己而后快,但李隆基还不是未来的太子。
    太平若掌握韦后的势力,再加上自己本身拥有的势力,就有实力影响大唐的格局走向。
    之后不论是自保,还是更进一步登基为皇,或是作为远征海外,都將由太平自己来决定。
    宋仁宗时期
    “诸位臣工,本宫想在临死之前进太庙,拜一拜先帝。”
    刘娥看著身前跪倒的眾位臣子,想到太平公主的结局,她决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回,她不想带著遗憾离开世间。
    自己为大宋呕心沥血十余年,她只是想要去给先帝赵恆说一声,他想错了,她是赵恆的刘娥,她为他守住了大宋。
    “太后,以您之功祭拜先帝乃天经地义之事,您当以先帝皇后之身份祭拜先帝。”
    “若本宫会穿著袞服去太庙祭祀,去告慰先帝,本宫將大宋平稳的交到当今天子手上。”
    大宋臣子眼带震惊、复杂、惶恐的看著刘娥,难道太后要效仿唐武后之事吗?
    太后若只是想试一试天子袞服,他们可以接受,甚至不过分的说,以太后十年之功,虽无天子之名,但有天子之实。
    但若是太后想更进一步?他们不敢去想,大宋难道也要经歷一场腥风血雨?
    刘娥看著朝堂臣子,没有人反对那本宫就当他们默认了,本宫不是武后,也不是太平,她是刘娥。
    ……
    【太平公主闻讯逃入终南山佛寺,三天后被李隆基赐死家中,其家族除次子薛崇简因支持李隆基外,全部被杀。】
    【先天政变后,李隆基告诉太上皇李旦:“自今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李隆基实现完全亲政,次年改元 “开元”!】
    【先天政变为大唐带了一位半神半鬼的君主,他的上限之高和下限之低远远超出了世人的理解。】
    【李隆基李三郎,开创了封建时代史无前例的“开元盛世”!
    这是华夏2000年封建史唯一被称为“盛世”的时代,这是独属於大唐的盛世华章!】
    天幕弹幕:
    “唐玄宗二十多岁就诛杀韦后,赐死太平公主,栗末靺鞨、回紇、南詔皆拜服,三十多岁泰山封禪,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刘皇叔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路。”
    “看了唐代的歷史后,不得不承认李隆基是个天才,当时国家那么多能力出眾的武將文臣都被他基本拿捏的死死的,可能一直太顺利,导致他觉得自己会一直很顺利。”
    “大唐巔峰也就二十九年的开元,因为安史之乱衰退了一百多年啊,唐朝末年更是太惨了,因为皇朝起义节度使都不听大唐的了。”
    天幕下,不知道开元盛世的人,看著被称为开元盛世的大唐,露出了嚮往的神色。
    汉代文景二帝的治世,隋代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时代都不能被称为盛世,为何李隆基的治下被称为盛世。
    到底什么才是盛世啊?怎么才能被后辈子孙称为盛世?
    嬴政、刘邦、刘彻、杨坚全部放下手中的国事,开元盛世多陌生的词语?
    他们要看一看盛世华章,是否有他们能学习借鑑的东西。毕竟抄作业谁不会啊,而且他们才是祖宗,这叫首创!
    贞观年间的李世民咧开了嘴,本以为稚奴的大唐是巔峰了,没想到这才是大唐的开始!
    盛世啊,连朕的贞观后世都只评价为贞观之治,而开元却被评为盛世!
    开元之后知道这段歷史的人无不在嘆息,那可是被盛唐最璀璨的时代。
    那是无数人梦中的大唐啊!
    李白、杜甫、公孙大娘、裴度、张旭、顏真卿无数文人骚客,强臣良將造就了华夏歷史上的盛宴!
    开元之后,华夏再也回不到那个巔峰的时代!
    打遍天下无敌手,称霸亚洲,世界的中心,无数异族人以成为大唐人为荣,地球的灯塔——大唐!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