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31章 武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华阳国志记载的这段话未出来之前,姜维在季汉灭亡到东晋时间段中风评很差。
    当时普遍认为姜维乃谋反篡逆之辈,作为东晋权臣的桓温极其討厌姜维,可谓是当时的黑粉头子。
    永和三年,桓温攻伐蜀中,在成都的宫室內见到了姜维在刘禪投降后写的信。
    此信一出,扭转了姜维几十年来的风评!一举將姜维抬入忠臣良將之列。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后主刘禪將这封信藏了一辈子,没有烧毁,没有举报。
    刘禪是丞相教导长大的孩子,看著姜维他好似看到了相父……
    天幕转换中镜头来到了一处大殿之上。
    殿中来自蜀中的歌姬在表演著蜀中风格的舞蹈。上首司马昭观察著下首受封安乐公的刘禪,想看看其可有谋逆之心。
    殿中受降的季汉眾人痛哭流涕,岂不闻当年霸王四面楚歌,唯有刘禪面露笑容……
    “安乐公,颇思蜀否?”
    “此间乐,不思蜀也!”
    无人能知当时的刘禪是何心情,一句乐不思蜀打消了司马昭的杀心,也保住了季汉留存下来的眾人。
    “即使诸葛孔明在世,亦不能辅助长久,何况姜维!”
    “我无忧矣”
    司马昭哈哈大笑著,看著憨態可憎的刘禪,彻底放下心来。
    三国南郡
    缓缓醒来的刘备看著自家崽子受辱,感觉一阵气血上涌。
    自己的崽子再不好,那只能由自己来教训,最多加个相父,关叔,张叔,赵叔等等,他司马昭什么东西!
    “二弟,三弟,有个任务交给你们,给我好好训练刘禪,操练起来。”
    “大哥,你就瞧好吧,咱这次一定给大侄子操练的像一个爷们!”张飞嘿嘿笑著说道。
    关羽微微点头,刘禪是个好孩子,可是做人最重要的是气节,尤其是作为季汉二代的领头人。
    汉景帝时期
    “彼其娘之,这个司马氏胆敢如此辱我汉室刘姓。”
    大汉棋圣爆出了跟他爷爷一样的粗口,这画面看了谁不难受。
    不过刘胜那小子这后代可以啊,虽然说未能三造炎汉,但终究给了大汉一个完美的落幕。
    看来需要给这小子多送几个妻妾过去,多生点概率越大。
    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猪猪刘彻,自家这个哥哥听说有几十个儿子,看来多生孩子有用啊。
    季汉终章的结束,陈一长舒一口气,心中只有震撼,这群理想主义者用生命詮释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如今天水市区將第一列轻轨命名为伯约號!
    这位季汉的孤勇者,自从离乡后再未回归故里,如今铁轨代替马蹄,载著游子的思念魂归故里!
    这大概就是中国人隱藏在血脉里面的浪漫!
    北伐路上的姜维流泪满面,伯约未曾为天水带去什么,故乡后世子孙却如此待伯约,受之有愧啊。
    ……
    时光轮转,各时空將能收集到的信息带回去,针对已知的错误进行纠正。
    最繁忙的是各时空三国时期,也许这一次会有不同的结局。
    【季汉的灭亡带走了三个武庙七十二將,那武庙到底是从何来?】
    武庙始建於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主祀姜子牙,以张良为陪祀,同时设立“武庙十哲”: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唐德宗建中年间,顏真卿奏请扩充武庙,增加64位名將从祀。
    武庙的祭祀规格与文庙(孔庙)相同。
    商紂时期
    坐在渭河边愿者上鉤的姜子牙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还能成为这武庙主祀。
    “前方可是姜尚,姜子牙先生,姬昌素闻先生贤名,特来请先生出山。”
    身后传来一道儒雅的声音,姬昌带著自己隨从,来渭河之滨请其出山。
    姜子牙知道自己等待的直勾鱼来了……
    汉高祖时期
    “哈哈,子房你也入武庙了,淮阴侯的实力乃公从不怀疑,看来后世子孙跟乃公眼光一样好。”
    “陛下,良得多谢后世子孙的厚爱,能与孙武,吴起等先辈並列是良的荣幸。”
    张良谦虚的说道,但眼眸中的那抹欣喜与自豪却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谁能拒绝名留青史的诱惑!谁能拒绝享千年香火!人生在世,雁过留声!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出於统治的需要,针对武庙做了一波调整,並將其增设至72將!
    至此形成了大眾所熟知的武庙72將!
    至於有哪些著名受害者被踢出来,请看大屏幕!
    白起因杀降,品行有亏被移出武庙;韩信因功高震主,疑似谋反视为不忠被移出武庙;吴起因杀妻求將,母丧不归移出武庙;关羽因曾降曹操,事二主之疑被移出武庙......
    不知道赵匡胤將歷朝品行有亏的大將移出武庙时,想没想过自己欺负柴家孤儿寡母的时候是什么品行,是不是够“忠心”。
    天幕下被点到名的白起、韩信、吴起等人骂骂咧咧,不是哥们你这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也不看看你乾的什么事,你礼貌吗?=
    后周时期
    柴荣似笑非笑的看著赵大,下首的赵大脸色涨红,被天幕中的言语羞愧的,未来的赵匡胤怎么回事,乾的这叫什么事情。
    “赵大,看不出来你个浓眉大眼的,还有这心机,你把武安君、淮阴侯他们移出武庙,你这武庙含金量大家认吗?”
    “陛下,我...我没做过这些事情啊。“
    赵匡胤无力爭辩道,这未来的赵大净给自己埋坑,他都能想到看到天幕的武安君,淮阴侯怎么骂自己了。
    宋太祖年间
    赵匡胤看著天幕中那一句句调侃,原本大规模调整武庙的心思淡了,自己干的事好像没资格去评价其他人。
    “官家,针对武庙祭祀人员,臣给予的名单有误,万望陛下赎罪。”赵普赶在赵匡胤开口前说道,好的马仔要学会急老大之所急,想老大之所想。
    “准奏,辛苦卿家重新核定,多与曹彬等將商议,毕竟武將更能理解武將。”赵大满意的看向头號马仔赵普道。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庙中又分为四圣十哲七十二將!】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