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 第8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考是一道人生的选择题,选择未来如何去生活。
    有的人听从父母的建议,有的人是隨机选择隨波逐流……
    很少有人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或迫於现实,或迫於迷茫,放弃了最初的梦想……
    当年明月大大写明朝那些事儿时。
    他书的结尾篇章:不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200年的于谦;
    不是“谁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风雪送一人”的大明首辅张居正,
    不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儒家最后一个圣人王阳明,
    而是“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
    徐霞客,名弘祖,號霞客,江阴人,明代著名地理学家。
    在那个读圣贤书,卖与帝王家的封建时代。
    他如一道清流,在歷史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万历二十九年,徐霞客十五岁时,考取童子试失败。
    徐父见儿子无意功名,未曾责备,鼓励他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父母的理解,在徐霞客的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十九岁时,父亲去世,徐父在成长过程中给予他的支持,给了徐霞客勇气。
    他的梦想是游歷天下名山大川,因母亲年迈未敢出行。
    徐母知道儿子的志向,积极鼓励徐霞客放心远游。
    万历三十六年,二十一岁的徐霞客终於踏出了他游歷天下的第一步。
    他穿戴著母亲亲手做的衣冠,在母亲的鼓励中,肩挑简单的行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段旅程。
    乘船从京杭大运河到山东,歷经泰山、孔庙、孟庙后返乡,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段旅程。
    万历年间
    15岁的徐霞客看著父亲,双目含泪,看著天幕上的缓缓敘说。
    他无比確定那就是自己,科考刚刚失败自己不曾沮丧,可为何父亲,仅仅只剩余4年时间。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父亲,儿寧愿天幕上的不是自己,我不想失去您,父亲...“
    “哈哈,痴儿,为父开心还来不及,我儿看来是名留青史了,不然天幕怎么会记录,为父何时去世。”
    徐父走上前將小徐霞客抱住,15岁还是个孩子,作为父亲应该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
    “对,找大夫,提前4年一定能治好父亲的病,哪怕是多一天也可以”
    15岁的徐霞客心中暗暗做下决定。
    永乐年间
    老年朱棣看著徐霞客的介绍,虽然很温情。
    但他现在更想知道的是,刚刚天幕提过一嘴的力挽狂澜,为大明续命200年的于谦,是不是他知道的那个于谦。
    天幕给朕解释解释,什么叫做为大明续命200余年,也就是说三代之內,必然出了个败家子!
    “朱瞻基,你给老头子我解释解释,为大明续命200余年。
    是你,还是你的孩子,將大明带向倾覆之危?”
    “皇爷爷,你是知道孙儿的,断然不会是孙儿,至於是那个后世子孙,孙儿...“
    看著急的出来一脸汗珠的儿子,胖胖能怎么办,上前接过话头:
    ”爹,还是先看天幕,想必后续还会提到。
    而且天幕所言,徐霞客也是我大明臣民,必然有可借鑑的地方。“
    朱棣虎目扫了一眼皇太孙朱瞻基,老大太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先看天幕吧。
    天幕上,开始了小人一样的动画,在偌大的版图上。
    徐霞客足跡遍及江苏、浙江、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等地方。
    足跡遍及大半个中国。
    旅途过程中徐霞客,主要依靠徒步跋涉,寻访的地方,多为荒凉的穷乡僻壤,
    或是人跡罕至的边疆地区,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他將自己旅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
    1624年也就是天启四年,徐母年事已高,徐霞客回家侍奉母亲,徐母为了支持徐霞客,鼓励一起出行。
    这一年他带著母亲游歷江苏境內,让母亲也见一见,他曾走过的风景。
    一年之后母亲去世,再无来时路。
    当代网友曾调侃,徐霞客是有钱了出去玩玩写写,没钱了回家侍奉母亲挣钱,待盘缠充足再次出发。
    可是这一次,再也没有一个人,在江阴的老家等著他回来,为他缝製著下一次出行的衣服。
    会在他到家后,听他讲述著路程上的趣闻,接下来的路,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走了...
    始皇年间
    ”母亲,真是一个遥远的词汇啊“
    嬴政喃喃到,如果自己的母后,是徐母这样,也许他跟母亲赵姬之间,不会像如今这样。
    生为帝王,连母子的亲情都是一种奢侈。
    也许生在百姓之家,有著徐父,徐母这样的母亲,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扶苏看著伟岸身影的父亲,他开口想说点什么。
    但作为天下的王,也许他的父皇不需要这些...
    为母亲守孝三年后,徐霞客继续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直到崇禎九年最后一次出游,开始了悲壮的“万里遐征”!
    歷时四年到到达腾衝,然身患重病无力,再向前出行,被当地丽江太守,派车送回老家。
    面对別人的疑问不解,认为他没苦,自己找苦吃;徐霞客回答道:
    “张騫凿空,未睹崑崙;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
    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屨,穷河沙,上崑崙,歷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人生最后一年他开始整理这些年自己游歷的记录,编写完善《游记》《鸡足山志》。
    想用自己人生最后的时间,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最终,徐霞客的遗作,经好友季会明等人整理成书,名为《徐霞客游记》;
    这部包含地理,文学,民俗,风土人情的巨作诞生!
    全书260余万字,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对地质地貌考察记录的先驱!
    遗憾的是经战乱等遗失200余万字,仅剩余60余万字。
    徐霞客的一生,如他在游记中写道: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与那些追求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的人相比,
    他们身不由己,被时代裹挟著前进,在漫漫的人生路程中,真的快乐吗?
    在同时代其他人爭权夺利时
    在黄山顶上的松树下,徐霞客听了一整天的大雪融化声,
    选择了一条属於自己的路,用双脚丈量大地,用文字记录见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了一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