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197章 大单敲定,一口气采购50万条
第197章 大单敲定,一口气采购50万条
4月12日周三,元界智控新总部。
公司的一间招待室里,主管销售板块的杨毅成正在接待一位潜在的大客户,这位客户赫然便是丁高畅。
这会儿,双方已经坐下来谈了有十来分钟,谈的自然是采购国际版仿生义肢的事情。
元界智控这边还是老规矩,国际版仿生义肢只管提供产品,不管具体销售也不参与市场定价,终端销的售定价权交给采购商。
简单说就是,元界智控只按10万元人民币的单价出货,至于你最后能卖出多少价格那是你的事,你想卖多高的价或多低的价格,你随意就是。
此刻,只见丁高畅说道:“杨总,你若能打消我的一个核心顾虑,我立马就下单进货50万条假肢。”
听到这话的杨毅成也不由得闪过几分惊讶之色,进货50万条仿生义肢,那可是足足500个亿的订单规模,没想到这位丁老板这么有实力。
杨毅成顿时带着饶有兴致的样子道:“哦?丁总还有什么顾虑?但说无妨。”
从资料上来看,丁高畅断不可能拿得出500亿的巨额资金,他的跨境贸易公司每年利润才15个多亿出头。
不过杨毅成并不关心,甚至都不用去做过多的背调。
元界智控做生意从不要应收账款,都是走先款后货的模式,合同一签就先交预付款再说,后面货物交接的时候也是一手交尾款一手交货,概不赊账。
现在做仿生义肢外贸生意已经变了,从原先的地上转为了地下,这位丁老板敢来做这种买卖行当,想来也不是什么善善之辈。
也许人家有自己的路子能搞到500亿。
这时,丁高畅说:“我若是从你这儿大批量进货了,万一贵公司过段时间突然跟华尔街的那些资本大财团握手言和,你们又跟几家欧镁代理商恢复业务,那我不就把货砸手里了吗?”
不打消这个顾虑,丁老板是不敢做这买卖的。
闻言,杨毅成旋即回答:“这个丁总大可不必多虑,我元界智控做生意最是讲究一个重信守诺,至于你说的可能会跟华尔街资本握手言和,断不可能出现。”
杨毅成补充道:“华尔街谋求的是要元界智控上市,而我公司断不可能上市,公司创始人陆总倒是说过,也许会上市,不过要等到一万年后去了。”
说到这里,杨毅成也不由得笑了笑,接着又道:“我们跟华尔街资本天然的就不可能尿到一壶去,丁总,我元界智控是高科技公司,手里头还有军工业务,公司旗下的众多核心技术都是国家级重点保密技术,甚至是绝密级别的。”
“我们要是跟华尔街资本玩到一块去,元界智控要是赴美上市得向老镁提交相关细节,真这么干了,第二天我们指定就得被十几个部门联合约谈,搞不好还要吃铁拳。”
丁高畅听到这话,倒也觉得在理。
杨毅成再次肯定地说:“这次几大欧镁的代理分销商主动中断业务合作,未来五年内都不可能恢复,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闻言,丁老板想了想言简意赅道:“诚然如此,但还是不能打消我的疑虑。”
他看向杨毅成又道:“杨总,不是我矫情,而是双方的合作,我是处于绝对弱势方,贵公司只负责出货然后拿钱就完事了,而我要考虑的就多了。”
杨毅成不置可否:“没毛病,既然丁总心里不踏实,那我公司就给你一个保障吧。”
丁高畅闻言顿时看向杨毅成,后者如是说道:“我们不搞口头承诺,用具体的协议约束。贵公司从元界智控这里采购的仿生义肢产品,若是在两年内卖不出去,我公司愿折价75%予以回购。”
说完,杨毅成看向对方:“丁总,有了这份协议保障,你要真出不了货,我公司兜底让你回血75%,应该不用担心货全砸手里了吧?”
丁高畅当即道:“此话当真?”
杨毅成微笑道:“总不至于要我公司按原价回购吧?”
此话一出,丁高畅笑哈哈地摆了摆手:“按原价回购那也太过分了,不至于不至于。”
折价75%回购,按照原价10万元的价格就是以7.5万元进行回购。
等于说采购方承担25%的亏损风险,那这买卖绝对可以做了,用25%的亏损风险博取数倍的超额利润,要是这都不敢做那就别来掰扯了。
不一会儿,杨毅成干脆利落道:“这就是我公司的底线,我已经交底了,丁总若能接受,白字黑字马上签字盖章。”
元界智控是肯定不亏的,折价75%回购顶多是利润回吐而已。
即便产品回收了,每条仿生义肢还赚了2.5万,回收的产品也不会销毁,可以继续在国内销售,对于元界智控来说就是换一套软件的事情。
国行版与国际版本质是都是一样的,区别是售价更便宜的国行版锁区了,只能单独在国内可以正常使用,出了国就无法正常使用,为的是防止中间商倒卖到海外赚取巨额价差。
回购之后,转为国行版在内地销售,又能赚8500元的利润,等于每条仿生义肢能赚3.35万元,依然有着近三倍的利润率。
此刻,听到杨毅成这话,丁老板不再犹豫,当场直接拍板:“50万条货,我进了,今天就签单。”
以10万元的单价采购50万条,那就是500个亿的采购大单,元界智控的最新计划是出口端的出货量从原来的35万条左右增加到100万条。
丁老板这是一家就吃掉50%的量。
杨毅成笑道:“丁总爽快人,那就安排底下的人对接合同协议签署事宜吧。”
当天,双方就正式签下了这份价值500亿的巨额采购协议合同。
元界智控不是上市公司,无需向外界公众披露细则,这种事情公司当然也不会对外大肆声张,主打一个闷声发财。
按照双方签下的协议,丁高畅要先给元界智控支付一笔预付款,占总订单额的20%,正好是100亿,丁高畅现在也只能拿出100个亿,另外私募的400亿资金还要一个月后到齐。
元界智控这边则是45天后交货,也就是到5月中下旬,双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元界智控把50万条货交接了,丁高畅把剩下400亿结算了,钱货两清,交易结束。
……
陆安的私人别墅居所。
饭点时间,陆安跟孟秋颜两人在一块吃晚餐。
“今天杨毅成汇报,公司的仿生义肢出口拿下了一笔价值500亿的巨额单子,今年的出口目标就完成了一半。”孟秋颜瞄了眼陆安笑道:“采购方是一家做跨境贸易的企业,该公司老板叫丁高畅。”
孟秋颜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拿起筷子夹了一个菜到碗里,她接着说道:“这人胆子还真是不小,一下子拿货了50万条,不过要是能出掉,理论上应该能赚3000亿的利润,实际赚个1000亿利润应该问题不大,你觉得呢?”
闻言,正在用餐的陆安头也不抬地说:“倒不了1000亿,顶多就赚300到350亿的净利润。”
陆安瞄了她一眼,拿着筷子的手摆了摆肢体动作接着说道:“500亿的巨额资金,还是做的地下买卖,丁高畅此人能搞得到这么资金,说明他不蠢,这么大的资金体量,越快带着利润抽身越好。”
“他一口气就进这么多货,自己走线打通各个环节,一条一条卖到消费者手里,风险实在太大。”
“他如果是个聪明人,就应该拿百分之六七十左右的利润率,迅速把这批货出掉找下家接盘,这样就能迅速连本带利抽身出来上岸,把风险转嫁到下家。”
“要的利润少,抽身上岸的速度就快,倒一手就能血赚300多个亿还不知足?钱是赚不完的,不能太贪婪,就拿其中一部分的利润,让出利润的同时也是让出风险。”
陆安的这一判断相当精准,丁高畅接下来的操作,还真就被他给说中了。
签完合同后,丁高畅回去就开始动用他在海外的人脉与渠道联络下家来接他的盘,进货10万元每条,出货给下家的时候17.5万,他赚75%的利润率。
这么倒一手的运营成本还非常低,最后算净利润肯定有70%,也就是净赚350个亿。
丁高畅很清楚这个买卖他是没法垄断的,元界智控也不可能让他一家吃掉全部的货,这个时候就要赚信息差和反应快的钱了,拿到货快速出掉才是最稳的。
时间一长,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条发财的路子,到时候人家都去找元界智控拿货,成本价更低,凭啥跑你这来进货?
不过总海外市场总有没法来国内进货的,这个时候渠道的价值就高了,而丁高畅就是赚下线渠道的钱。
元界智控这边货还没到交付期,丁高畅就已经谈好六七个下家接盘了。
三分之一的货就确定了买家,因为他现在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货速度就是快。
而下家17.5万元接盘,保底还有3.5倍的利润空间,最大能有4.5倍的利润空间,非常乐意的就接了丁高畅的盘。
几个接盘的下家也是聪明人,他们也不想自己一条一条的卖,而是选择只拿一部分利润,继续往下倒手找人接盘,自己连本带利快速抽身上岸。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