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150章 论文报告,越听越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0章 论文报告,越听越懵
    “什么?要我搬走?”
    翌日上午,别墅区里的一位业主,他此刻正在跟物业公司的人谈话。
    “对,恐怕不搬都不行。”物业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如是说道。
    他这话顿时让业主不高兴了,当即说道:“什么叫不搬都不行?你要这么说,我还就不搬了。”
    物业处的人听到这话,也是转过头去翻了个大白眼,心中吐槽:不搬你就等着喝茶去吧。
    转过头来恢复表情管理,旋即对业主耐心地说:“何先生,您要是不肯搬走后面指定是麻烦不断的,我公司因不可抗力因素,已经决定退出这个别墅区的物业管理。”
    业主一听倍感诧异:“什么意思?不是运营的挺好,为什么要退出?”
    “是这样的……”物业处的人当即跟他长话短说的交谈了一番。
    听完之后,这业主也是分外吃惊,原本一副犟脾气的他突然态度急转地说道:“这么说来,呆在这儿容易生出是非,不搬都不行了,搬吧搬吧。”
    能在这个住宅区买得起独栋豪宅,脑子不傻,肯定是分得清利害关系。
    “好的何先生,我就不打扰了,告辞。”
    物业处的人当即走人,奔往下一个业主家。
    这业主不由得望向陆安居住所在的方向暗道:“这规格待遇,为了安全直接清场整个别墅小区,连物业都换了,啧啧啧……”
    得知原因后,他也不敢犟,老老实实的把房子卖了搬走。
    其它业主也是如出一辙,得知情况都是当场答应。
    赖着不走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只是稍微有点钱而已,跟陆安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人家是获得了国宝级的安全保护规格待遇。
    不在一个层次,还是不要有因果牵连得好。
    免得到时候被什么间谍之类的活动牵连,就算没有,以后隔三差五的就去喝茶、报告报备,三两天头就有国安的人上门调查,这日子也没法过。
    ……
    6月5日周末。
    陆安与孟秋颜两人吃着早餐。
    不一会儿,孟秋颜瞄了眼陆安说:“刚刚管家跟我说,小区物业公司换了,其它业主都要搬走。”
    闻言,陆安不假思索道:“应该是国家的安排,出于对咱们的安全考虑。”
    孟秋颜不由得说:“这我知道,但就是感觉怪怪的,有种生活时时被窥视的感觉,让人很不自在。”
    陆安瞥了眼女友:“矫情了不是,又要安全保障又要自在,除非是超人,慢慢适应吧,习惯就好了。”
    说到这里,陆安略作沉思转而道:“等以后再说吧,你要不喜欢这种被人看着的生活状态,等机器人技术储备的差不多了,我造一些安保型或者说保镖型机器人来平替。”
    孟秋颜不由得眼前一亮,旋即道:“这个可以,我赞成。”
    换成机器人,就没有那种被窥视的不自在了。
    虽然机器人可能在那方面的能力比人更甚,但只要机器人是陆安造出来的,孟秋颜就完全不在意了,因为陆安无需暗中窥视,他是明晃晃的直视。
    吃完早餐,陆安旋即说道:“公司这边的事情交给你了,我一趟京城。”
    孟秋颜点点头:“嗯。”
    专车座驾已经在门口等候着了,半小时后,陆安带着相关材料上了专车便离开了嘉宁市。
    ……
    两天后,陆安跟上边的人见面,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报告。
    见面结束之后,并没有返程嘉宁市,因为还有个事情,一大票院士都在等着。
    6月8日周三下午。
    陆安来到京城的一处学术报告厅,这里通常是国家顶尖科学家们闭门研讨、决定重大技术路线的地方。
    此刻,大厅里坐着的人,无一不是国内各大工程领域的大拿。
    空气动力学的泰斗级人物;正在主导最新型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的总师;核能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船舶流体力学领域的大佬……
    在座的,他们每一位的名字,都是在各自领域的权威级人物。
    而此时,他们的目光齐刷刷的聚焦于在场的一位年轻人,这人赫然便是陆安。
    末了,只见一位资深老院士目光如炬地看着陆安,他说道:“陆安同志,我们收到了星界动力传来的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普适解析解开发的‘星流’仿真模拟软件的部分验证报告。”
    “这无疑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突破与应用的突破,迄今为止还没有之一。”这位老院士转而笑道:“在座的同仁们,无不心潮澎湃,还请你为我们阐述其求证过程,让我们一窥这颠覆性理论的奥妙。”
    他说的这个“请”字无疑是对陆安做出的贡献表示敬意,没有人比在座的这些科学家们清楚他的贡献有多大。
    “不胜荣幸。”
    陆安微笑着说道,于是他便起身来到了大厅讲台。
    站在讲台上,陆安看到台下一道道期待的目光,心中默默地:抱歉了老前辈们。
    陆安这次应邀来讲解,非但不会讲清楚,反而还要混淆视听。
    没办法,现阶段需要保密,只能把真理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是最好的保密手段。
    末了,陆安手里的小遥控器按了一下,在身后的大屏幕上调出了他推导的手稿,那都是充满了各种让文科生如看天书一般的符号、拓扑结构、数学表达式。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普适解析解,其核心之一在于引入一个全新的时空流形拓扑不变量,并证明其在所有可观测尺度下的守恒性,将原本描述连续介质运动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一组关于该不变量及其共轭量的、具有全局可解性的积分-微分耦合方程……”
    陆安的语速不快,条不紊地讲解。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陆安逐渐深入讲述,大厅内的气氛也开始悄然变化。
    最开始是专注的寂静,除了陆安的声音,就只有笔尖在纸上飞速记录的沙沙声。
    但很快,那沙沙声音开始变得稀疏了。
    前排几位老科学家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的振奋逐渐被困惑所取代。
    在场的与会者们,他们试图跟上陆安的思路,目光在那复杂到令人眩晕的符号间跳跃,但那些陌生的拓扑构造和抽象的积分变换,仿佛一道无形的壁垒将他们所有人阻挡在外。
    “……因此,通过定义这个非交换规范场在黎曼嘉当流行上的挠率张量与外曲率形式的特定约束关系,得到了描述湍流涡旋生产与耗散的本源拓扑方程。”
    “其解耦后的线性部分即为经典层流解,而非线性部分则完全由该不变量的高阶同调群结构决定……”
    就在这时,与会的一位研究空气动力学院士忍不住举手示意,陆安见状便停止发言。
    “咳咳……”这位院士专家脸上带着几分尴尬和强烈的求知欲说道:“抱歉打算一下,陆安同志,你提到那些……这个数学框架与我们传统理解的连续介质力学似乎……额,似乎存在巨大的认知鸿沟,能否用更物理直观的方式阐述一下?”
    这位院士的话说出了在座的很多人的心声,大家也一样。
    陆安顿了顿,然后说道:“想象一下,流体微元不再是点,而是携带了特定拓扑荷的微观结构,其运动轨迹由这些拓扑荷在时空背景下的最小作用量路径决定,湍流的本质是这些路径在高维流形上的纠缠与解缠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台下陷入了一片更深沉的迷茫。
    物理直观?听起来比纯数学概念更抽象了!
    几位老院士开始交头接耳,倒也不担心错过陆安的讲解,回头看录像就是了。
    这几位老院士低声讨论着某个符号的意义,有人则开始翻动随身带来的数学物理专著,试图找到一丝线索,但都是徒劳无功。
    “老徐,你明白了没有?”
    被询问的这位院士,他沉默了许久,最后老脸一红,尴尬地低声道:“我没听懂……”
    其实在场的人都一样,大家都是听得一脸蒙圈。
    该说不说,这属实有点打击人的自信心了。
    但是在座的这些学术大佬们,又没有一个质疑陆安说的不对,因为星流软件工具都被陆安给开发出来了,他们也都看了星界动力那边传过来的验证报告。
    说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确实已经被陆安给解决了,星流软件工具就是铁证。
    现在陆安亲自讲述求证过程,结果连听都完全听不懂,甚至越听脑瓜子越是嗡嗡的,这让在座的与会者们觉得不是自己太菜,就是陆安过于天才。
    当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发表出来的时候,全世界的同行也是没人能看得懂。
    时间一分一秒度过,长达五个小时的讲解在一种奇特的氛围中结束了。
    没有热烈的掌声,在座的科学家们只有一片沉重的、带着巨大震撼和深深无力的沉默,大家伙的脸上仿佛写着复杂至极的表情。
    有对陆安这惊世成就的肯定。
    有对自身知识边界被无情碾压的失落。
    更有一种面对真理宝库却找不到钥匙的强烈挫败感。
    ……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