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每天签到,她们都要 - 第六十七章:年终分红,光字片的「財神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进入了1970年的腊月。
    “光字片青年服装厂”,迎来了它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年关。
    仓库改建的厂房里,机器轰鸣声不绝於耳。工人们的脸上,都洋溢著兴奋和期待的笑容。
    自从服装厂开办以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资按月发放,从不拖欠,而且多劳多得。手脚麻利的,一个月能拿五六十块,比国营大厂的老师傅还要高。
    这一切,都是李天华带来的。
    在光字片,李天华的名字,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京城来的能人”,而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財神爷”。
    这天早上,李天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照例签到。
    【叮!新的一天已到来,是否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十台“飞鸽”牌缝纫机(已放置於仓库)!】
    看著系统提示,李天华满意地点了点头。
    飞鸽牌缝纫机,是这个年代最好的缝纫设备,不仅需要钱,更需要极难搞到的工业券。系统的奖励,来得正是时候,为下一步的扩大生產,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秉昆,通知郑娟、春燕和德宝,来我办公室开会。”
    很快,四位服装厂的核心骨干,齐聚一堂。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著抑制不住的兴奋。他们知道,今天,是发年终奖的日子。
    李天华没有多余的废话,他拉开自己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了四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信封。
    “这一年,大家辛苦了。”李天华的目光,缓缓扫过眾人,“咱们厂的效益,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今天的年终分红,也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他將四个信封,分別推到了四人面前。
    “打开看看吧。”
    周秉昆的手,有些颤抖。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信封。
    当他看到里面那一叠厚厚的、崭新的“大团结”时,他的眼睛,瞬间瞪得滚圆,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一……一千块?!”
    曹德宝和乔春燕也发出了倒吸冷气的声音。他们信封里的数字,同样是惊人的一千块!
    在这个月工资只有三十几块的年代,一千块,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他们几年的工资总和!
    而郑娟的那个信封,则更厚,足足有两千块!
    这笔巨款,让她这位已经见过世面的“郑老板”,也激动得热泪盈眶。
    “天……天华哥,这……这太多了!”周秉昆激动得语无伦次。
    “这是你们应得的。”李天华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我李天华做事,从来不会亏待自己人。跟著我干,就要让你们过上最好的日子。”
    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了不容置疑的霸气。
    周秉昆等人,看著眼前这位如同神明般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激与忠诚。他们知道,自己这辈子,跟对人了!
    “钱,只是开始。”李天华並没有沉浸在这份喜悦中太久,他话锋一转,开始布局未来,“我已经搞到了十台全新的飞鸽牌缝纫机,年后,咱们要扩大生產规模。”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望向了遥远的南方。
    “而且,咱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在吉春这一亩三分地。”
    “开春后,我要去一趟广州,参加『广交会』。”
    “我要让咱们光字片的衣服,卖到全国,甚至……卖到全世界去!”
    参加“广交会”,是李天华早就计划好的一步棋。
    在这个年代,广交会,是连接国內与海外市场的唯一窗口。想要將服装生意做大做强,打通海外渠道,这一步,必须走。
    厂里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有郑娟负责生產,有周秉昆统筹管理,还有已经彻底归顺、负责厂区安全的“大g”,李天华可以放心地,当一个“甩手掌柜”。
    出发前一天,他再次签到。
    【叮!新的一天已到来,是否签到?】
    【恭喜宿主获得:一张“广交会”的特邀贵宾入场券!】
    【说明:凭此券,可享受最高级別的贵宾待遇,並可优先与外商进行洽谈。】
    看著手中那张烫金的入场券,李天华知道,这次南下之行,已经成功了一半。
    他决定,带上周秉昆和郑娟一同前往。
    周秉昆需要出去见见世面,锻炼一下管理能力;郑娟则对服装的工艺和设计,有著天生的敏感度,是最好的技术顾问。
    出发那天,吉春火车站,人头攒动。
    周志刚、李素华,还有光字片的街坊邻居们,都来为他们送行。
    “天华,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来。”李素华拉著李天华的手,眼里满是不舍,她早已將这个年轻人,当成了自己的亲儿子。
    “放心吧,婶儿。”李天华微笑著安慰道。
    周秉义和已经成为大学讲师的周蓉,也特地赶来送行。他们看向李天华的眼神,充满了敬佩与感激。
    在眾人的簇拥和祝福声中,李天华三人,登上了南下的绿皮火车。
    “呜——”
    伴隨著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火车缓缓启动,驶向了那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南方。
    火车上,周秉昆和郑娟,都显得异常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对即將到来的新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李天华则靠在臥铺上,闭目养神。
    对他而言,这次南下,不过是又一次“故地重游”。
    窗外的景色,飞速倒退。
    火车一路向南,从冰天雪地的东北,驶向了温暖湿润的南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