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1990 - 第358章 奔腾年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8章 奔腾年代
    5月16號上午,来时並未同行的龙五、刘德樺、巩丽、洗岂然,一起离开津门返回了京城。
    特意去宾馆送行的张延,总觉得巩丽有点怪怪的,以前看人都是直视,现在总是用眼角余光打量自己。
    不过人都已经走了,这点异常也没有必要深究。
    而且他也顾不上多想,因为这几个人前脚刚走,刘振云就带著两个新锐作家找上门来,想跟张延再合计一下青春偶像剧的剧本。
    这俩人一个叫王树平、一个叫石慷,巧的是俩人都不是文科生,王树平学的是计算机、石慷学的机电。
    王树平是62年生人,到30岁才心血来潮想要写作,了两年时间出版了一部短篇小说,叫《晚报新闻》,內容颇有些黑色幽默。
    【ps:主要编剧作品有:《有话好好说》、《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
    石慷是68年生人,从去年才开始写作,还没正式出过书,不过已经在报纸杂誌上发了不少豆腐块。
    他同样是幽默风趣的文风,不过要比王树平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
    【ps:主要作品有《大腕》、《奋斗》等。】
    一见面,石慷就迫不及待的追问:“张老师,您想要的青春偶像剧,是类似《东京爱情故事》那样的故事吗?”
    91年横空出世的《东京爱情故事》,无疑是这年头青春偶像剧的標杆。
    “可以借鑑一下。”
    张延道:“但咱们的70后年轻人,可没有小日本那股子不清不楚的黏糊劲儿,真要拍成那样就成四不像了。
    我希望剧本更为朴实扎实贴近现实,所以我让老刘来主笔这个剧本;但我又不希望这部剧展现出来的,是年轻人生活中阴暗爬行的状態,所以我让他找来了你们。”
    石慷和王树平对视了一眼,然后好奇的询问:“您说的阴暗爬行是什么意思?”
    “呢~”
    张延没预料到他们听完之后,最感兴趣的是这个。
    想想刚才石慷用了《东爱》举例,他拿手比了个造型,简单描述道:“既然你看日剧,那日本拍的恐怖片你应该也看过吧?就是那种恶鬼在地上爬行的感觉,看著就很阴暗很颓丧。”
    最典型的应该是贞子,不过贞子是1995年才问世的。
    “噢~”
    石慷点点头,王树平又接茬问:“那您是不要爬行,还是不要阴暗,或者两个都不要?””
    “爬一段跑一段吧。”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张延想了想,道:“得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得有乐极生悲的反转,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我都希望观眾能笑出来,如果能在笑过之后回味出点儿什么来,那这剧本就算是成了。”
    听到这些要求,石慷下意识搓了搓手,明显感觉有些为难的样子。
    王树平却是两眼放光,追问道:“那我们两个能拿到署名权吗?”
    “当然可以。”
    “那稿费——”
    “这个由老刘说了算,只要不超过他自己的稿费,怎么开都行。”
    跟两个新锐作家聊了大半天时间,张延发现刘振云这眼光確实不错,两个人的文字功底且不论,起码都有一定的编剧思维。
    也就是说,他们在编撰剧情的时候,会考虑好不好拍和好不好看的问题一一这看似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却也是新人编剧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在这一方面,年长几岁的王树平尤其突出,相对的石慷就要差了一些,但石慷想出的剧情,又比王树平更符合现在年轻大学生的情况。
    现在两人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驾驭长篇剧情的能力,以及在生活化描写上的不足,而这些恰恰是刘振云的长处。
    正好两人都是初出茅庐,以刘振云的名气地位完全压得住他们,所以在聊过之后,张延就彻底放心了。
    这三人应该能起到化学反应,找到这两个帮手,刘振云明显底气也足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特意带了纸笔过去,四个人各自想了一个剧名出来。
    第一个被毙掉的,就是石慷给起的名字一一《我的奋斗》。
    然后刘振云给起的《不分配元年》,也因为不够青春太过沉重被干掉了。
    最终获胜的是张延给起的《奔腾年代》,倒不是以势压人,而是因为他用上了个人电脑这个时兴元素。
    为此张延还专门给片头写了个简单的开场旁白:
    【1993年,英特尔正式推出了奔腾系列cpu,给个人电脑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大脑。
    与此同时,我们也走出校园迈入社会,带著志志与希望,一头扎进了这个奔腾的年代·】
    为了能让《奔腾年代》的剧本能儘快出炉,张延把公司新签的编剧,也一股脑都交给了刘振云使唤。
    反正他们还没有独立写出好剧本的能力,还不如先跟在刘振云身旁锻链一番。
    另外张延也拜託报社和电视台,动用相关能力在津门搜集相关素材一一既然是圆梦推出的青春偶像剧,故事背景肯定要放在津门。
    等把青春偶像剧的事情安排妥当。
    《宰相刘罗锅》的合作也终於授顺了,最终结果是圆梦拿长期利益的绝大部分,潘洪叶、张国君刚刚成立的天寅影视艺术策划中心,则拿到短期利益中的四成,以及长期利益的一小部分。
    没办法,谁让这天寅就是个草台班子呢,如果不是圆梦更注重长期收益的话,他们连短期收益的四成都拿不到。
    对此张国君其实有些不乐意,觉得最起码版权应该有一半掌握在天寅手上才对。
    倒是潘洪叶看的比较开,表示这《宰相刘罗锅》本就是脱胎於《君臣斗》的相声本子,非要刨根儿的话,这本子最初就是在津门诞生的。
    张国君这才偃旗息鼓。
    然后双方又开始商量剧组人员构成。
    首先定下来的是製片人,潘洪叶和张国君肯定要担任製片人,但这部戏是圆梦的投资占大头,不可能是他们在剧组一家独大。
    所以经过协商之后,製片人又加上了常季红的名字,並且主要负责財务开支方面的问题。
    导演不用说,肯定是有戏说歷史剧经验的张国利抓总,副导演则由编剧石陵担任。
    石陵本身也是一名有经验的导演,如果不是张国利提前拍出了爆款剧《新游龙戏凤》,石陵才应该是这部剧的总导演。
    至於其它技术人员,基本都沿用了《新游龙戏凤》剧组。
    目前这些人都在筹备月底开拍的《一地鸡毛》,预计要到8月底才能就位,这期间正好也可以做好提前的统筹安排。
    三个多月进行筹备,在港岛算特別慢的,但在內地已经算是比较快的了。
    这些都是圆梦能做主的,所以没费什么功夫就谈拢了,但在男主角的挑选上却出了意外一一张国君和潘洪叶中意的李宝田,突然声称自己没档期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