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 第382章 瓷砖
第382章 瓷砖
公司在上升期,必须想办法拓展,不然所有人就会失去朝气,进入不可逆的慵懒期,再想成事就变得更加艰难。
今天的化工,可以说未来三年已经可以躺平,但是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持续突破新技术,而且也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业务员队伍。
泉城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4月,泉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百货大楼内部已经搬空,开始了最后的拆迁工作。而这个区域,之后也有新的规划,不少人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参与新一轮的招标。
颜辉现在的资金利用,已经基本上拉满了,没有能力再去接新的钢材贸易。最早期接的建安集团的那个钢材标,已经完成了,颜辉近期又拿了一个标,使得钢材的供应量基本维持在单月1万吨左右。现在化工公司的账面上又有了一些钱,颜辉先偿还了500万的贷款。
一个月一万吨左右,对颜辉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难,在这个区域里,他的影响力已经到了这一步。他认识的工地、政府机关,基本上可以维持他现在的供应量。但是,想再进一步,也没那么容易,只能等待新的机会。
熟悉银行业务的人都知道,颜辉这样借钱、还钱,能增加企业的某种估值能力,在现金流良好的情况下,下次可以贷款更多。
抽出了一天的时间,颜辉带着周平,让陈剑的司机拉着他前往临淄。他要再去考察一下陶瓷项目。
这次过来,和几年前可就不一样了。
当时,颜辉和王宗博是跟着周平过来玩的,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在食堂吃的小灶,周总还专门过来看了看,算是给周平面子。
这次,周总直接在本地定了酒店的一桌宴席,专门送到了厂里的食堂。颜辉刚到,就安排颜辉吃饭。
周总这边一共来了两个人,是周总和他的财务负责人王波。
再次坐到这个屋子里,感触最深的实际上是周平。
曾几何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在叔叔的厂里当上财务负责人,一年过手上千万的资金,早早过上月入5000的高薪生活。
“颜总,上次我还和周平说,我亲自去拜访您呢,您居然有空来找我了,我本来今天还要出去一趟,直接把所有的事情都推了!”周总笑着说道。
“周总太客气了,我是觉得不用太麻烦。这个陶瓷企业,嗯.陶和生活用的瓷器,我是不了解,但是瓷砖行业我也经常接触,还是挺有兴趣的。光听你说肯定是不行,我还是要亲自来了解一下啊,哪有纸上谈兵的啊。”故地重游,颜辉心情也不错。
“这确实,我这个厂因为有很多历史原因,现在要想技术革新太难了。颜总,不瞒你说,我投资了一家新成立两年多的瓷砖厂,现在两条生产线也已经稳定生产了,但是这个企业的问题也很多,我现在的股权,准确的说是7%,这家企业肯定是赚钱的,但是我没有话语权。我想,要是你也有兴趣,可以考虑一起投资一下,我们俩要是有35%左右的股权,就能做很多事了。这家厂子现在很乱,有几个股东在互相搞事,买股权应该不难。我这边愿意再拿出100万,想办法再买5%左右的股权。”周总直接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来之前,二人电话里简单地沟通过了。
“周总,我实际上有些不好理解,一开始我就问过周平,为什么你这边的资金不投入到自己的企业呢?”颜辉问的也很直接。
“瓷砖这个东西,现在都得自己创造品牌,不然还是挺难卖的。颜总,不瞒你说,现在一条标准的生产线,投资差不多要800万,这还是不算太先进的。我那条生产线,现在总共也就400万左右,这些年不断地往里面加设备,但是还算跟不上时代发展。我现在想卖,估计300万都费劲,但是让我自己重新搞生产线,又非常困难。这不是只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我现在也纠结。我要是孤注一掷换生产线,就怕搞不定技术人员和渠道。我卖房赚了些钱,所以就想着投资其他的企业。”周总说出了自己的困境。
别看开厂很赚钱,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当年周总为了能拿下建安集团的业务,用企业贷款的钱,投入到那个项目里买商铺,拿下了瓷砖业务,进而也突破了一些新的供货渠道。
但是,这单个项目的利润还是有限的。颜辉给那个大型楼盘供胶合板,从头到尾的利润也就是十万左右,他是靠后期不断地去搞新业务才实现复利增长的,而身在临淄的周总却没有这种能力。
他把自己大部分的资金,全部压在了一个空中楼阁里,导致企业至少三年没有流动资金,失去了扩张的最佳机会。
店铺后期升值,周总到现在为止卖掉了两套,手里还是有些钱的。
总体来说也算幸运,毕竟这个年代也不知道多少企业家被市场淘汰。
“嗯,那投资的这家企业,是什么情况?按理说,你能拿下7%的股份,应该和所有股东关系还不错吧?怎么像你说的这样,还要争夺一定的话语权?”颜辉问道。
“这里也没外人,我就慢慢讲一下。”周总细致地介绍了一下这家瓷砖厂的情况。
周总投资的这家公司,实际上算是一个村庄集体企业,使用的土地,就是村里的地,但是投资设备是几个家族一起做的。
这个村附近的区域,早期都是做砖厂、陶瓷厂的,因为市场增长迅速,所以很多人都赚到了钱。
这个年代开厂,就没有几个不赚钱的,毕竟这真的不太需要动脑。5块钱成本的东西6块钱卖,20%利润,有市场要,这就赚钱,就这么简单。
这里面一共有三个家族,共计7个股东,因为认识时间比较久,为了一次性搞定品质优良的瓷砖,2005年底,这7个人合伙搞了一家瓷砖工厂,投资了两条生产线,总投资大概1500万。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