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 第268章 组建团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8章 组建团队
    胶合板的利润,一定是有上限的,颜辉走到这一步,看到的视野就更广了。
    泉城的胶合板业务,除了建安集团负责的这一片区域之外,其他的都不是那么好进入,这个行业在木材行业算是比较混乱的。
    需求不稳定而且需要专门的生产线,很少有人能够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颜辉试着去别的区域推销胶合板,发现困难重重,这东西从外表看都差不多,要用起来才知道好坏,有些工地管理混乱,吃回扣严重,颜辉根本满足不了。
    比如说,同样的板子,颜辉这边成本68一张,有的工地供货价却只有55。
    这是什么板子颜辉也清楚,要么质量厚度远远不行,要么是二手板子,有的上面还沾着混凝土,但是工地的队长依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板子颜辉不是没有,甚至可以利润率更高,但是一旦他做了这种货,他的口碑就全完了,甚至会影响建安集团的声誉。
    而且,颜辉现在的口碑和实力,要是一直去跑这种业务,也能偶尔吃到一点正常订单,但是时间成本和收获已经不对等了。为了几百张板子需要跑半天。
    这个时候,颜辉才开始反思自己。
    说起来,自己来泉城已经一年半了,居然一个班底都没有培养出来。这么多的业务,他一直是全靠自己跑出来的!
    人才
    从哪里获取人才呢?
    这才是颜辉真正头疼的事情。
    他为人处世和做事的风格摆在这里,现在把他扔到任何一个陌生的城市,他都有信心能够成事,但是培养班底实在是太难了。
    加工厂这里,他需要一个靠谱的厂长;胶合板业务这里,他需要几个靠谱的业务员,这是目前需要的。
    泉城这边,他现在比较熟悉且相信的人,一共就只有四个人。
    第一个是刘建磊,也就是高空作业的工友。刘建磊干活是肯定行的,但是没什么技术,也不懂商业,他的上限应该能当个加工厂的副厂长。
    第二个是周平,也就是陶瓷厂周总的侄子。这个人其实也可以挖过来,颜辉了解过,周总的那边是有一个跟了十几年的财务负责人的,才40岁,周平现在只是历练,并不是作为接班人培养的。
    第三个是王宗博,做铝材的。王宗博和颜辉一样,从基层做起,一点点地跑业务,六七年下来,攒了至少二三十万的身家,他如果跟着颜辉,有希望赚得更多。
    第四个是陈剑,化学博士,现在博三了。这个人就不用说了,短时间内肯定用不上。
    除了这四个人之外,颜辉还认识一些像王强这样的人,起码认识并熟悉几十个,发展两三个业务员倒是也有可能。
    比如说,颜辉找几个靠谱的人,让他们去别的工地推广他的胶合板,颜辉给他的价格是75一张,一张让业务员赚5块钱。业务员推广200张就能赚1000,这已经是一般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这些对外的业务,颜辉不需要给韩总分成,75一张的话,他每张的利润有7块钱。
    而对业务员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扯颜辉这张大旗,让其他人有基础的信任。
    想了这么多,颜辉下了决定。
    先找业务员,至少找4-6个,然后慢慢培养,看看能不能提拔一个负责人出来。
    等业务员团队稳定下来之后,再筹建加工厂。加工厂的人选,可以从向厂长这边挖一个人过来,只要不是核心人物,向厂长肯定会同意的。
    有时候,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就是关系社会。颜辉去找业务员,都是找王强、王宗博这样的人介绍。他们介绍的人,至少要稍微负责点,不会随便跑掉。
    问了四五个人,颜辉只找到了两个勉强能做这种业务的人,考察了一下,这俩人还凑合,懂一点工地和木材、胶合板的业务,说话也还行,但是能力差距还是有,颜辉暂时记下了两个人的联系方式,让他们等一个周。
    两天后,颜辉去姐夫家,吃饭聊起这个事,姐夫想了想:“我这边空调业务到了秋天以后,业务员都不怎么忙了,可以给你介绍两个。不过你这边的工地,是不是入了冬就没什么业务了?”
    “现在才9月,空调可能少了,工地能干到11月底,还不至于没业务。我现在不培养,就得等明年了。”颜辉解释道。
    “也是,你也该有点自己的人了。对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成立公司?”姐夫问道。
    “我现在并不打算成立公司,我以前搞过公司,虽然说公司是所谓的有限责任,实际上根本不是。上个公司我出了事,后面有欠债,我照样得拿自己的钱补上,不然我的信誉就没了。而且我发现公司公转私还是很麻烦。”颜辉摇了摇头。
    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限责任”,如果公司破产,并不会“连累”公司的负责人,但是这只是法律规定,颜辉现在个人信誉非常重要,公司破产他也得个人负责,所以公司最大的优势对他反而没什么用。
    “公司早晚都得成立,不然你留不住人才。你现在搞个业务团队,搞得像工程队一样,暂时还可以,以后人越来越多,你总不能什么事都自己付钱。”姐夫说道。
    公司的成立自然是有很多好处的,除了降低个人风险之外,还可以申请各种执照、对公资质、贷款等等,可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增加团队的稳定性。再进一步说,公司有利于打造品牌、拓展业务等等。
    “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团队我还管得过来,一年内我还不需要成立公司,我需要积攒点钱。”颜辉摇了摇头。
    “你还要攒钱?你打算做什么?”姐夫有些惊讶。
    “很多事,我现在挺缺钱的,我感觉我很穷。”颜辉叹了口气。
    他想搞木材加工,想搞工地设备租赁,还想开化工厂,这需要太多的钱了。
    “那行吧,我这边有两个业务员不错,他们现在不太忙,我先借给你用。要是哪个你愿意留下,最多留一个,要给我剩一个。”姐夫点了点头。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