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 第262章 过年
第262章 过年
寒风呼啸,泉城的第二场雪,宣告了泉城正式入冬。
工地的混凝土施工已经彻底停了,颜辉现在除了少量供应板材,胶合板业务已经暂停了。关于这个问题,向厂长早就知道了,他毕竟常年供货,明白这个情况。
从9月中旬到1月初,颜辉偶尔还加过几次需求,一共要了15次货,总订货量达到了12000张胶合板,总订单金额81.6万,利润达到了14.4万元。
颜辉的资产,从5万元达到了大概15万元。
他还在领姐夫的工资,还在做一些其他的生意,但是他的销也很大,尤其是说好了给韩总分利润,颜辉不可能不给。
这个过程暂且不表,总之,颜辉确实想办法分出去了一部分利润,自己的资金大概剩下15万。
今年过年早,1月23就是除夕。
1月17这天,是北方小年,颜辉给家里打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去了,要帮姐夫看仓库。
姐夫走之前,给了颜辉3000块钱过年加班费,颜辉则是给姐夫拿了两万,让姐夫帮忙带回闽南。
姐夫拿到颜辉的钱,思索良久,还是收下了:“我会帮你给奶奶带好。”
“嗯,姐夫,一定告诉她们,我是因为必须帮忙看仓库,明年我肯定回去。今年你时间多一点,冬天空调业务也少,你让我姐在家多陪陪我奶奶。”颜辉反过来嘱咐起了姐夫。
“放心吧,你现在不同往日了。我知道你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你之前的样子,但是跟着韩总.你可能都不信,现在认识你的人不少,有些人会因为你,开始卖我面子了。”姐夫感慨道。
他之所以会拿着颜辉的两万块钱,是因为他判断颜辉起码有十几二十万了。他真是看着颜辉一点点获得韩总信任、一点点在泉城站稳脚跟的。
“姐夫你别这么说,没有你介绍,我现在还差得远。总之,姐夫,我是真的感谢你,还有我姐!真的,要不是有你们,这一年.”颜辉说到这,眼睛里差点流出泪水。
“别说这些,都是亲戚说这个干嘛?你姐说等过完年再来见你,她今天都不敢过来跟你告别。反正,你好好的,我有预感,最多五年,我都能靠你的名头出去赚钱了。”姐夫说道,“你一定记住,过去的那些事,那都是你的财富,让你成长的东西。你经历了那一次,你才有可能把握得住更大的财富。”
“我知道。”颜辉抱了抱姐夫的肩膀。
…
姐夫走了,这个冬天似乎更寒冷了。
颜辉把灵灵的窝搬到了仓库里面。
仓库里面也一样很冷,但是没风,温度也在零上,颜辉给灵灵铺了厚厚的垫子,给它好好弄了弄狗窝。
几个月下来,灵灵已经彻底长大了,体重有25-30斤,算是接近成年的中华田园犬了。
这几个月颜辉喂的好,灵灵长的也很快,和颜辉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颜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出来找灵灵聊聊天,还有的时候会把灵灵喊到他卧室睡觉。
灵灵很懂事,到了卧室,也只是趴在垫子上,从来不往床上蹦。
灵灵是颜辉最好的听众,无论颜辉说什么,它都陪着、听着。
有时候,颜辉一个人唱歌,它也是听着,偶尔还跟着呜呜两句,很有灵性。
过去的一年里,颜辉没有去过一次ktv之类的地方,有时候路过一些唱歌的摊位,他也只是看一眼就走,说起来,还没有在东北的时候开心。那个时候比现在更穷、更辛苦,但是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苦。
所以,人,到底什么叫苦呢?是知足不知足吗?
…
姐夫留下了不少吃的东西,但颜辉还是去商店买了一堆东西。
2000年这会儿,过年这几天,商店基本上都不营业,颜辉买了一箱方便面和一大包馒头。
他和灵灵都吃馒头,外面的气温已经零下十度,他买了上百个馒头,搁在仓库背阴的地方,放一冬天也没事。
市场上还有卖灌肠的,颜辉也买了十斤。
每天煮煮茶、泡点方便面、热点馒头和灌肠、喂喂狗、看看书,眼瞅着就过年了。
除夕这天,颜辉接到了不少电话,光是家里就陆陆续续通了五六次电话,基本上,一有亲戚探望奶奶,奶奶就找个由头,给颜辉打个电话。
亲戚和颜辉聊天的时候,奶奶就在一旁听着,到最后说一句“我们这边都挺好的”,才舍得挂掉电话。
…
然而,颜辉没想到的是,正月初一这天,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来电,一聊,居然是宋致远的电话。
2001年1月24日,宋致远今年已经20岁了。
“小宋?我新换的号码,你怎么要到的?”颜辉很惊讶。
“我宋哥今天还在市场,我过来给他拜年,聊起了你,他给你打电话,发现你号码换了。这是找郭哥要的你的新电话。”宋致远的声音还挺大。
“这样啊!怎么样,这几年,你过得怎么样?”颜辉接到宋致远的电话,心情还算不错。
“颜哥,我过的不错,我考上了京城理工大学,现在读大一,专业是有机化学。学期末我拿到了一笔奖学金,我听郭哥说你现在在泉城做生意,过完年什么时候回泉城啊?我有机会去看看你!”宋致远聊到这里,显得非常兴奋。
“你不用急着来看我,你学业为重,等你大学毕业了再来见我也行啊。”颜辉倒是觉得不急。
“啊?没事啊颜哥,我现在不像高中那么局促了。我在京城找了两份家教的工作,还拿到了奖学金,现在我都攒了好几千块钱了,去哪都能去。”
“那等四月份吧,到时候泉城春暖开,到时候你来了,我带你去看趵突泉。”颜辉笑道。
“行!那就说定了!颜哥你好好过年,长途费太贵,我就不说太多了!”宋致远聊完几句,互相留了联系地址,就挂掉了电话。
放下手机,颜辉看了看日历,感慨时间真是快。
建业三年、泉城一年,四年时间一晃而过。想想,当年的几个上大学的老朋友早就毕业了,而那个当年14岁的少年,现在也是京城的大学生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