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346章 熹妃为亲子做的事,乾隆救灾不犹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熹妃为亲子做的事,乾隆救灾不犹豫!
    弘历见了刘统勋后,就已是黄昏。
    他便去了圆明园,向雍正请安。
    等他来到九州清晏殿附近,就见雍正抱狗在湖边,观西边落日。
    “京师粮价现在如何?”
    而弘历还未问安,雍正就先问起了他。
    弘历只得先答道:“各厂现在所出售的小米须银一两二钱,小麦须银一两八钱,皆比春季浮贵。”
    “用兵伤民啊!”雍正因而感叹道。
    弘历道:“好在西北初战告捷,人心还算安定,只愿接下来征讨顺遂。”
    雍正点头:“否则,只怕更为艰难。”
    “儿臣扶阿玛回去歇息吧。”
    弘历这时主动提议道。
    雍正点首,便让弘历搀着他回了殿内。
    而雍正在回来后,也没与弘历多言,只以要写文章为由,便将他赶了出来。
    弘历也就去了同在园中的皇后这里,向皇后请了安。
    皇后的几个侄子,也在西北军中,所以这些日子,也有些忧虑在心。
    好在西北初战告捷,让皇后也忧色稍减,在见弘历来后,倒有些精神的与弘历聊了几句。
    弘历则特地适当的把皇后几个子侄在西北也立功的事告知给了她,这让皇后听后越发欢喜了不少。
    而弘历也没有在皇后这里久待,便去了同在圆明园的生母钮钴禄氏这里。
    钮钴禄氏现在身边有了小福惠后,整个庭院倒是热闹了些。
    因为小福惠来,非只他一个人来,而是身边好些伺候的太监奴婢都得跟着来。
    所以,弘历如今来钮钴禄氏这里时,经常听见有人喊“八爷慢点”、“八爷小心”、“八爷恕罪”。
    很明显,小福惠在钮钴禄氏这里,要比在雍正身边顽皮许多。
    钮钴禄氏这个皇贵妃根本压不住他,甚至可能在有意释放他的天性。
    不过,弘历今天来时,倒发现钮钴禄氏这里非常安静,只有缕缕面香扑鼻而来。
    弘历为此会心一笑。
    他知道,他来的是时候,钮钴禄氏又在给小福惠亲自擀面做面条吃了。
    话说,钮钴禄氏是八旗包衣出身,入雍王府前,家境一般,故常需要和母姑们一起下厨,所以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族小姐,因而和的一手好面。
    而钮钴禄氏在成为熹妃,有自己的小膳房后,就干脆重新点起了以前在家做姑娘时的技能,即偶尔亲自下厨做些吃食。
    弘历也就有幸会在来给钮钴禄氏请安时,尝到钮钴禄氏亲自做的吃食,而这些吃食尤以面为主。
    因钮钴禄氏技艺精湛,弘历自然也很喜欢吃钮钴禄氏做的吃食。
    不只是他喜欢,雍正、弘昼、小福惠等也都很喜欢。
    这也是小福惠愿意来钮钴禄氏这里的原因之一。
    “给四哥请大安!”
    福惠在知道弘历来了后,就立即先跑了出来,朝他扎了个千。
    弘历则扶起了他,笑着问道:“额娘又给你做好吃的了?”
    福惠点头“嗯”了一声。
    弘历看得出来,这小福惠跟着钮钴禄氏住,是要阳光开朗许多,人也长胖了些。
    他不得不承认,雍正那张冷脸,可能的确给小福惠增加了不少心理压力。
    而钮钴禄氏这么善待小福惠,就像善待弘昼一样,也无疑让小福惠更加习惯地生活在她这里,而更加不愿意回到雍正身边去。
    可以说,钮钴禄氏如此作为,本质上也是为了他这个亲儿子。
    “给额娘请安!”
    弘历来后,就见钮钴禄氏已经回到正殿,端坐于罗汉床上,便立即见了礼。
    钮钴禄氏免了弘历的礼后,就给弘历和小福惠赐了座。
    弘历道谢后,问了一番钮钴禄氏近来的身体健康。
    毫不意外的是,钮钴禄氏身体依旧非常康健,不像雍正一样,略经冷热就咳喘,也没有精神不振的情况。
    他因此猜得到,小福惠在她身边,也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睡眠与心境,似乎反而更加愉快了些。
    弘历在给钮钴禄氏请完后,才又去了军机处。
    西北征战未完,十万大军每天都在耗费大量粮草,而本就因为通货膨胀而上浮的粮价也因为战争加速涨价。
    他也就需要更多的去军机处,与军机大臣们商议应对一些突发情况,避免在外战的同时,引起内部民变。
    士绅造反,需要联络掌兵的武将,讲究一点技术,也会有耐心的去观察形势;但百姓不一样,只要真饿极了,可不管那么多,该反就得反,只要今日能吃一顿饱饭,哪怕明日被剐也是值得的。
    所以,他作为眼下的大清监国皇子,再怎么样也不能让百姓饿得造反!
    “顺天府奏称,目今米价,较春间俱属昂贵,五城各厂,买米人因而大增,每至拥挤。请于每城暨通州,各添一厂,将成色米石,广为减粜。”
    马尔赛在弘历来后,就奏报起顺天府请添常平米厂起来。
    “准其请,不必考虑存粮,大不了用完,本监国就率五千苗兵,亲自南下筹粮!”
    弘历听后说道。
    马尔赛等军机大臣听后皆是一怔。
    弘历主动开了口:“还有什么消息?”
    “侍郎王国栋参奏,河东总督田文镜的确隐瞒山东、河南水患,言两省灾民遍野,卖儿鬻女者无数,故请停西北战事免两省秋粮,拨粮赈灾!”
    “湖南巡抚赵弘恩言澧州、临湘等七州县、岳州等三卫、旱灾严重,饥民十余万,常平仓贮谷不足,请撤西北大军,留秋粮赈饥!”
    “川陕总督查郎阿奏称,四川顺庆、夔州诸府因输粮云贵和西北,而米价高昂,使民大饥,且见日食,请停西北战事,留粮济民,以顺天时!”
    马尔赛在奏出一系列督抚因各地灾情和天象,请停西北战事的奏折后,弘历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田文镜,撤职查办!令侍郎王国栋暂署河东总督,准免秋粮!”
    “军机处与户部商议拨粮事宜,至于西北战事,年年都会有天灾,难道年年都不打仗吗?”
    “别的督抚也是如此,该拨粮拨粮,该免粮税就免粮税。”
    “但这都不是可以请朝廷停西北战事的理由!”
    “外战不全胜,内政再如何体恤民生也没有用!”
    弘历怀疑,这些督抚在窜通阻止西北战事继续发生。
    因为,历史上,这个时期也发生了西北战事,尽管有阻止西北战事的声音不断,但没有如今这种西北初战告捷后,还拿天灾天警请停西北战事的情况。
    只是,弘历不清楚,这些人是不想再让他立大功还是不想前方主帅立大功。
    但没把握的事,他没打算明言,只在表了态后,问道:“江南来粮了没有?”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