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341章 雍正的绝对信任,让弘历成为最有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1章 雍正的绝对信任,让弘历成为最有权的太子!
    弘历是来告诉雍正,关于他会逼宫的传闻来源的。
    而他告诉的方式就是,通过抓获的细作来告诉雍正。
    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至少能让雍正进一步认识到,策零有多狡猾。
    “巴多明为何和你一同跪着?”
    雍正一抬眼就发现了巴多明。
    弘历答道:“因为他是噶尔丹策零的细作,宣扬儿臣要逼宫。”
    雍正顿时竖起了眉头。
    “何必通报,直接砍了!”
    雍正淡淡道。
    “嗻!”
    弘历应下后,就回头对领侍卫内大臣傅尔丹递了个眼色。
    于是,传教士巴多明就被侍卫提拉了起来。
    巴多明则在被提拉的时候大喊:“尊贵的皇帝陛下,请饶恕我的死罪!我为我的野心和贪婪忏悔,我愿意从此死心塌地的效忠大清!”
    没有人理会他。
    作为传教士,他本该只是皇帝和王公大臣了解西方的一个渠道,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媒介。
    但如他自己所说,他怀揣了太大的野心和贪婪。
    他同他西方母国的许多权贵一样,觊觎着东方的资源,想让东方出现印第安大陆一样的结局。
    没错!
    现在,西方人还没觉得东方文化不可消灭。
    所以,他们支持罗刹国,支持准噶尔,也在后来支持廓尔喀。
    历史上,巴多明就是替罗刹国买通了议政大臣马齐,进而获取了清朝关于谈判的底线条件。
    而巴多明此时也的确很后悔。
    毕竟,他要是不兼任间谍的角色,就可以继续安安心心的在内廷工作,抄录很多重要医学等知识回法国,然后便于西方在世界各地以开医馆的方式救治和发展更多的人。
    唰!
    随着大刀落下,巴多明转眼就人头落地。
    白色的人头很快就滚成了红色。
    在眼下的大清,杀洋人自然不算什么事。
    杀了也就杀了。
    “生杀之事,不能不慎重,儿臣不敢不先禀于阿玛知道。”
    弘历没有完全的把握,觉得雍正对至高无上的皇权真的能做到轻易放手。
    即便他现在表现得和雍正在理想上一致。
    但,理想是通过自己得以实现,还是通过别人得以实现,还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让对于这种生杀予夺的事,还是会让雍正来决断。
    毕竟,只有天子才能杀人。
    当然!
    如前面所言,他这样做也是想进一步让雍正明白,别中了敌人的诡计。
    好在,雍正现在虽病弱,但不昏聩,知道要表现出对他的绝对信任,才能朝野内外的魑魅魍魉闭嘴,所以才说何必通报,直接砍了就是。
    弘历也听了出来,为此颇感敬服,便客气地回了这么一句。
    正如,他在听到雍正说巴不得他夺位的话时,而说出君权天授,不敢僭越的话来。
    雍正对弘历回答都很满意,也就点了点头:“这准噶尔把细作都安插到了宫内,其志不小,不能轻视!”
    “你们也要记住!”
    雍正对弘皙和弘春也嘱咐了一下。
    弘皙和弘春连忙作揖:“嗻!”
    弘春此时,面色十分复杂,他没想到雍正会这么信任弘历,竟然表示巴不得弘历夺位。
    这让他看向弘皙的目光都有些不自在。
    因为,他怕弘皙向弘历告状,说他在雍正问起该怎么看待外面谣传弘历要逼宫的事时,没有为弘历辩白,只表示唯雍正的命是从。
    而这样,明显就意味着,他是可以为雍正去对付弘历的意思。
    弘皙倒是扬起眉头来,得意之色尽显。
    毕竟,他赌对了!
    雍正很信任弘历,也很明白,没有因为权欲太重而糊涂到连自己最倚重的儿子都不再信任,而是直接表示巴不得弘历夺位,乃至要求弘历对查到的细作不必通报。
    弘皙因而又自信了。
    他觉得自己是比弘春这些人强的,不会让人轻易看出来自己的政治企图。
    这样,弘历也会不得不重新审视他,而对他感到愧疚的,在想到之前那么对他的时候。
    没错,弘皙已经先被自己的大度与睿智给感动了。
    他看向弘历的神色里充满了期待,期待弘历对他愧疚,对他放下警惕。
    但弘历看向弘皙和弘春的眼眸里只有不屑!
    是的,不屑!
    这不是他傲慢,而是他看见两人在雍正这里时,就猜到这两人是因何而来,而知道这两人是想靠在雍正面前表演,来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源。
    但弘历清楚,这种法力诈术,在雍正这种有追求的英主面前,意义不大。
    因为雍正是看重实务的人。
    与其在其面前表演出十倍功力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还不如做好一件实事,让雍正看见你的价值,进而给你更大的实权。
    所以,弘春乃至弘皙想在权力的路上更进一步,乃至取代他这个皇子,让雍正把目光放在他们这些皇侄身上,还是很难。
    何况,皇子和皇侄在人伦感情上就存在着巨大差距。
    虽然,弘皙即便押注能力更强,更能揣摩雍正的心思,但也只能是待遇上多得一点好处而已。
    故而,历史上弘皙即便是雍正诸皇子皇侄中最先封亲王的,如今这一世也是唯二封亲王的,但也只是有亲王爵位的空头爵位而已。
    巴多明这个细作被查获,对于弘历而言,无疑算是这些谣言传开后,他所获得的一大惊喜。
    因为,他可以通过事实,让雍正笃定,也告诉天下人,将来再有传言说他要夺位,那很可能就是敌人的离间计!
    雍正也明白巴多明的作用,所以才在这时对弘春和弘皙特地的嘱咐了一下。
    而雍正自己也的确因此更加笃定这个时候去猜忌弘历,是在中敌人的计。
    他可不想让策零在背地里嘲讽他是个傻子。
    所以,雍正也主动对弘历说:“这些日子,军机诸务,朕看你处理的还算得心应手。”
    “也不尽是,比如近日张广泗(贵州巡抚)进言,有五千招募的苗兵,自贵州改土归流完成后,已无可用之处,请旨遣散编户为民,军机大臣就多数与儿臣意见相悖。”
    弘历为此诉起苦来,也是让雍正知道,军机大臣可没跟他一条心。
    雍正听后笑着问道:“那你是怎么看的?”
    “儿臣认为,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用之将,这五千苗兵既然能征善战,在改土归流中立下大功,就当继续为朝廷效命,比只种田纳粮好!”
    弘历回道。
    雍正点头道:“但军饷从何出,贵州尚且需要四处接济,可养不起这么多兵。”
    “儿臣有办法养活他们,而不增贵州开支!”
    弘历回道。
    雍正认真想了想就道:“那好,就编为一营兵马,调进京师,由你直管,钱粮你自筹!”
    弘历听后非常意外,尽管,他知道其实也没得选,毕竟成年皇子也就他可信赖,但雍正的政治魄力,还是让他震惊。
    因为,他本就在监国,再让他有自己的直属兵马,这简直就是真的明着告诉天下人,他随时可以取而代之。
    可以说,他越是谨慎不轻狂,雍正就越是舍得,有魄力。
    “阿玛,这可不妥。”
    “没什么不妥,朕就是要让噶尔丹策零他们猜不透朕的心思!”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