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雍正,我是乾隆? - 第319章 停止剃髮易服的事,雍正被弘历说服!
第319章 停止剃髮易服的事,雍正被弘历说服!
弘历暗嘆这涉及华夷之辩的事终究还是来了。
而他要不是来到这个世界,也没想到,自己会以清朝议政王的身份参与这事。
事实上,据弘历所知,这事早在雍正三年七月的时候,就有所发端。
起因是,雍正大胆启用非旗人出身的汉人岳钟琪任川陕总督。
这个重要职位,自康熙十九年起,就定例,是八旗要员的专缺。
岳钟琪破例提升这个要位,招到了很多大员的反对,尤其是昔日直隶总督蔡斑。
蔡斑立即向雍正奏本称岳“不可深结”
但雍正没听,还申饰他党见太深,
而蔡斑竟还对岳钟琪施离间计,说:“怡亲王对你当上川陕总督非常不满,皇上藩邸旧人傅告你,要小心。”
这也是雍正之前决定砍了蔡斑的原因之一。
而老十三作为雍正最信任的兄弟,所以根据岳钟琪后来的奏摺称,蔡斑这话让他非常不安。
恰巧,在雍正六年夏,成都府有疯子卢宗汉在大街呼喊说:“岳公爷带领川陕兵马,想要造反!”
然后,这卢宗汉还呼唤民眾起来响应,说“从岳公爷造反,西城门外开有黑店,要杀人。
岳钟琪也就杀了这卢宗汉,且正式上奏朝廷称:“卑职不敢讯,不敢隱匿”,还引咎辞职,
以表明自己没有反心。
雍正没有责怪,还依旧对岳钟琪信任有加,让他继续供职,且说:“多年来,曾在朕前密参的谤书有一筐之多,可朕从无理它”。
雍正还要岳钟琪“愈加鼓励精神,协赞朕躬,利益社稷苍生,措天下於泰山之安,理大清於磐石之固,造无穷之福以遗子孙也!”
很明显,雍正当时只是把这一事件理解为有人在企图利用满汉之別,阻止让岳钟琪担任川陕总督,而觉得这只是官场內斗。
而雍正自己自然不会上这个当,
弘历自思,如果他不是知道后面真有人要挑唆岳钟琪造反,也会这么认为。
毕竟,岳钟琪就算真有反心,也不可能在成为川陕总督后就敢反,別说川陕地区的八旗兵不会听他的,绿营许多將领都不会听他的。
而且,岳钟琪也没有必要让一个疯子在大街上明目张胆的號召民眾。
这明显只是有排挤岳钟琪的官员在给岳钟琪压力。
但现在事实证明,的確有人真信了,信岳钟琪愿意造反。
而这些人就以曾静为代表。
“没想到,我大清入关已这么久,天下还是有很多汉人未真心归顺我大清!”
允禄这时开了口,露出懊丧的神色来。
首席议政王允祥这时先开了口:“这得看天下汉人百姓算不算人,如果天下汉人百姓也算人,
那就不是很多汉人!”
“十三哥说的没错,即便是汉人士大夫,那也没有全都是这样主张的。”
“听闻到一些传言,看见朝廷用了些打压縉绅的严政,便觉得大清八十余年天运衰歇,地震天怒,鬼哭神號?”
“这个曾静真是个疯子!排斥我大清到污衊君父的地步,他要真这么排斥,何必又参加我大清的科举?”
允礼这时跟著说了起来。
雍正这时看向了弘历,问道:“弘历,你怎么看?”
弘历便回道:“儿臣赞同汗阿玛所言,这曾静一类人本质上是与汗阿玛治国的立场不同,乃至与我大清入关后剃髮易服政策的立场不同。”
眼下属於八旗宗室贵族决策层的內部集会,弘历自然也没有避讳,把剃髮易服这事也说了出来“剃髮易服自推行以后,是招到了汉人的激烈反抗。”
“但孙之当初提出这样做的理由,也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事实证明,汉人也没有完全不能接受。”
马齐这时开了口。
生母是汉人的允礼也因为是內部会议,便也毫不避讳地说道:“话虽如此说,但剃髮易服这事的確给大清收服汉人人心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也造成了很多杀孽。”
雍正点了点头。
允禄也跟著附和起来:“这话倒是,我与汉人士大夫们接触也感受的出来,他们虽然因此更加恭顺了,但对这事的確还是有芥蒂的。”
“汉人士大夫的立场是我们满人当从中国之礼,而非中国从我们满人之礼。”
“而我们先不论祖宗这样做是对还是错,但可以明確的是,剃髮易服是祖制,而按照中国之礼,祖制是不可违的。”
“所以,违祖制和剃髮易服,到底哪一条是违背中国之礼呢?”
雍正这时也主动侃侃而谈起来,且还主动问起了诸议政王大臣。
接著,雍正还再次点了弘历的名:“弘历,你先说。”
“嘛!”
弘历明白雍正的意思,知道雍正愿意做中国之主,要不然也不会那么痴迷汉服,但雍正只愿意做皇权更大的中国之主。
於是,弘历便在这时回答雍正说:“那就只能先统一对华夏之礼的认知,到底祖制与皇权,敦为礼仪之主宰!”
雍正听后点了点头。
而在场的议政王大臣皆没再答语。
因为,他们皆不是有可能成为皇帝的人,而都已经属於贵族阶层。
所以,他们天然是排斥皇权专制的。
这里只有很可能成为皇帝的弘历,和已经是皇帝的雍正,才对皇权专制没有那么排斥。
但他们也不会明著说支持祖制,特別是在知道雍正真正的意图前。
不过,老十三允祥这时还是开了口:“这还用问吗,我们都是学汉学多年的人,应该知道,汉人讲究的其实是兵强马壮者为天子,圣人之话,说说也就罢了,难不成真的拿来治国治天下?”
“怡亲王的意思是,只要主子愿意,是可以废剃髮易服的?”
马齐这时问了老十三一句。
老十三道:“自然可以!”
马齐变了脸色:“怡亲王,您不能忘了我大清的本!”
老十三毫不相让道:“那就得说说,我大清的本是什么,是八旗共治,还是君主臣僕?我们自已若搞不清楚,那汉人自然就更没法搞清楚,而如曾静这般藉机生事者只会更多!”
弘历不禁睁大了眼。
他不知道,歷史上曾静一案爆发后,而吕留良的华夏夷狄之论再次被挑出来后,满清权贵內部有没有“关於中国从满清还是满清从中国”的一场爭论。
但这一世,以满清皇子兼议政王身份参与的他,倒是亲眼目睹了自己妻子伯父与自己叔父开始为这事唇枪舌战起来。
“弘历,你说,什么是我大清之本?”
雍正这时再次点了弘历的名。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