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047章 直升机飞广州,再次拜访邓铁涛拉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7章 直升机飞广州,再次拜访邓铁涛拉他写书(月票加更)
    方言从营房的床上起来,透过窗户往外看去,就见到军营里的直升机停机坪方向,有两架军绿色涂装的直升机先后降落。
    直升机的旋翼在晨雾中拉出模糊的圆圈,掀起的气浪把停机坪边缘的红旗吹得猎猎作响。
    仔细一看,方言认出来是米-8。
    这飞机是国内七十年代就开始向老毛子采购的,它一次性就可以搭载二十八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加满油可以飞450公里,足够在深圳和广州之间直线来回好几次了。
    方言他们队伍也就是二十几号人,这次广州那边派了两架飞机过来。
    这让方言猜测,这次过去应该还有其他人。
    果不其然,等到方言穿好衣服走出房间的时候,就见到廖主任正在和几个侨商打扮的人在一边走一边聊。
    “赶紧洗漱,直升机半个小时之后就出发。”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周秘书,对着方言他提醒道。
    方言答应了一声,然后去上了个厕所,洗了个冷水脸。
    接着部队里的人就过来帮忙搬运行李箱了。
    方言的行李相当大,除了他自己的东西,还有之前霍代表送的东西。
    其他人的行李其实也挺多,方言这才醒悟过来,为什么要两架直升机了。
    直升机和汽车不一样,它超载容易出问题。
    “方同志,你的行李放那架飞机的后舱了!”一个戴红袖章的战士指着直升机尾部的货舱门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点了点头。
    还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所有人都集结完毕,这边的领导和众人告别。
    然后目送方言他们上了飞机。
    踩着金属舷梯登上直升机,舱门内侧的铁皮上还留着苏联原厂的俄文铭牌,被无数手掌摸得发亮了。
    这飞机应该是装备了好几年了。
    生产年份是1967年,到现在已经是十一年了。
    刚钻进后舱,一股混合着航空煤油和帆布的气味扑面而来,货舱地板上横着用绑带固定着大家的行李箱,方言箱子的旁边还堆着侨商们的棕色皮箱。
    “方言,坐这!”廖主任拍了拍舱壁上的折迭帆布椅。
    方言赶紧走了过去。
    方言刚坐下,扣上安全带,就听见“哐当”一声,舱门被战士从外面锁死,透过小窗能看见戴红袖章的士兵正在检查起落架。
    另外一边的飞机这会儿还在往上送人呢。
    他们这架飞机是人最少的。
    就廖主任周秘书,还有几个桥商,当然行李相对放的较多。
    另外一边老爷子们,还有他们的随从都在往上走。
    不一会儿那边的舱门方言看着也关闭了。
    接着飞机的引擎声逐渐频次加高,前方驾驶舱的飞行员正在一顿操作,下一秒飞机一震,引擎声再次拔高,“库库……”的旋翼切割空气的轰鸣像重锤敲在耳膜上。
    接着机身猛地一震,方言看到停机坪的水泥地开始倾斜下沉,远处晾衣绳上的军绿色背心像风筝般飘向营房,红旗在气浪中猎猎。
    “准备起飞。”驾驶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的滋滋声。
    副驾驶声音响起:
    “高度逐步提升至1000米,保持航向330度。”
    整个飞机往前倾斜,皮箱突然滑动,箱角撞在绑带上发出闷响,方言望向窗外,直升机已经缓缓离地,下方的边防营房正在缩小,深圳河如银链般在罗湖区的田野间蜿蜒,仓库区的红砖房已缩成火柴盒,起重机的铁锈色吊臂正吊起钢轨,在晨雾中划出一道圆弧。
    “从深圳坐车到广州,起码要半天的时间,但是直升机就快了。”一旁廖主任在方言耳边大声吼着。
    没办法直升机里面的噪音比客机里面大多了。
    方言感觉耳膜被旋翼的轰鸣震得发疼,廖主任的声音透过噪音传来时已变调:“看表!现在七点十五分!半个小时左右就到”方言低头瞥向廖主任手腕的上海牌手表,用力点了点头。
    直升机穿过晨雾时,舱内灯光突然暗了暗,舱后的皮箱在绑带下轻轻晃动,机舱里反射着舷窗外的天光。
    “已达巡航高度 1000米。”驾驶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出来,“预计抵达广州军区时间七点四十七分。”
    方言看见下方的东莞田野正像绿色拼图般展开,稻田里的水洼反射着阳光,像撒了把碎银。
    侨商们大概也是第一次坐直升机,这体验确实不太好,一个个都难受的皱起眉头。
    二十多分钟后。
    舷窗外的白云山越来越近,山腰的云雾被阳光染成金红色。
    直升机开始下降时,方言再次看向手表:
    七点四十四分。
    窗外珠江如灰蓝色绸带穿城而过,江面上的渡轮正犁开晨雾,船尾的浪带在阳光下泛着长长的白光。
    接着飞机开始降落。
    方言发现降落的是白云机场。
    这里是军民合用机场。
    “准备触地!”驾驶员话音未落,机身猛地一沉,起落架撞击停机坪的震动从脚底传来。
    方言回过神来,看表从深圳起飞到广州降落,全程仅用了33分钟。
    随着后舱门“哐当”打开的瞬间,湿热的空气夹着柴油味涌进来,众人揉着耳朵站起身来,窗外一辆辆红旗轿车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来接人的依旧还是老杨同志,和众人亲切的握了手,然后就招呼人搬运行李,然后往老地方迎宾楼去。
    今天要吃了晚饭才专机飞京城。
    主要是廖主任在这里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谈。
    坐车回到迎宾楼后,累够呛的老爷子们一个个也没心情吃早饭了,都去房间里休息补觉去了,方言倒是没瞌睡,拿了一些礼物就再次出门,反正有时间,他准备再去拜访一下邓铁涛邓老,顺便也好告诉他,自己给他找了个患者,过段时间人家要过来找他。
    另外邓老对南方的病症是知道的最多的,方言还想请教一下南方部队常见病处理,到时候顺便也让他在部队中医手册上署个名。
    方言就喜欢这样拉一帮人。
    特别是邓铁涛这种被称为岭南中医魁首的人。
    这就相当有代表性了。
    而且要不了多久就要打猴子了,这个手册其实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说干就干,方言当即就开始行动起来。
    坐上红旗车,方言再次出发,这次轻车熟路的到了老地方,方言一下车就来到门卫室打听今天邓铁涛教授在不在家里。
    结果没想到一打听才知道,人家今天去学校讲课了。
    看来,今天还得去一趟广州中医药大学。
    方言转头就再次上了红旗车,招呼司机同志直接往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园开去。
    ps:月票又多了100,更完这章还欠大家55000字。
    下午还有哟。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