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 第931章 违背忠义的李家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朱由检封赏功臣的时候,他不知道遥远的北疆,仍在发生大战。
    黄台吉的逃亡并不顺利,他虽然用金蝉脱壳之计摆脱了辽东的明军,却避不开大明安排在黑龙江、松江的军队。
    奉命阻挡两黄旗的李尊祖,就是其中之一。
    在东北的山林中练兵数年,李尊祖变得粗糙了许多。和山林中的女真人多次战斗的他,身上也多出了一种令人信服的气概。
    被皇帝特赦免死从军的李如桢,看着这个侄孙,很是感慨地道:
    “大哥若是看到你这个样子,不知有多高兴。”
    “咱们李家的家业,就要由你重振。”
    李尊祖早已听说过不少这样的话,他麾下有不少当年李家的旧部,还有李氏族人。
    这些人都是怀着重振铁岭李氏的想法,聚集到宁远伯国。
    如果他不能表现出令人信服的能力,这些人也不可能一直追随他。
    时至今日,他早已成为整个李家的核心。纵然面对叔祖,也是从容以对。
    他向李如桢道:
    “三叔祖,你是在铁岭长大的,对这一带熟悉。”
    “建虏会走这条路吗?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李如桢笑着说道:
    “另一条路正红旗走了,后面的建虏一定担心有埋伏,不会轻易再走。”
    “再说你不信三叔祖,还会这样布置?”
    “为将需要决心,不可想东想西。”
    李尊祖洒然一笑,没有继续询问。
    他知道自己刚才还是心乱了,既然下决心在这埋伏,就要专心下去。
    从未经历过大战的他,到底有些紧张,面上看似沉着,却不免想东想西。
    李如桢看他这个样子,不由想到了自己。
    他其实在铁岭没有生活多长时间,早早就蒙受父荫担任锦衣卫。
    在京城锦衣卫一待就是四十年,从未上过战阵。
    然后在李如松战死、李如柏革职的情况下,被推上镇辽总兵之位。
    仗着父兄威势,又身为锦衣近臣,李如柏最初还颇为自傲、当然不肯屈居人下。
    直到大战到来,他才知道自己有多可笑。坐看家乡铁岭被攻破,最终被以拥兵不援的罪名下狱论死。
    如果不是当今皇帝感念李家的功绩,特意饶了他一命,估计他会和杨镐一样,被明正典刑处死。
    想着前半生的锦衣玉食、后半生的凄凉,李如桢感慨万千,只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李家重振。
    ——
    地面震动,马蹄声响。
    埋伏在这里的宁远伯国军队,察觉到兵马到来。
    李如桢同样感受到了,拿着一支望远镜,远远看了过去。
    看清楚对面将领的情况,他口中低呼一声,险些叫出声来:
    “七弟!”
    “他怎么还活着?”
    “还投靠了建虏?”
    却是他认出对面的将领正是李如梧,是李成梁三弟李成实的独子,在他这一辈排行第七。
    李如桢本以为铁岭失陷时他已经遇害了,没想到一直在建虏军中,看样子还地位不低。
    这个发现,让他惊怒交加,同时泛起寒意:
    『如梃、鼎忠都死了,铁岭一城皆忠义。』
    『为何你没有死,还投靠了建虏?』
    『难道要让陛下以为,我李家私通建虏?』
    李成梁养寇自重这件事,基本是朝野公论。
    他们李家本就和建虏有说不开的关系。
    如果不是当今皇帝信任,认为李家忠义,他们如何能得到起复的机会?
    眼看只要打仗立功,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李如桢万万没想到,李家竟然出现了汉奸国贼。
    这如果被皇帝、被朝野之人知道,他们李家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甚至可能以通虏罪名问罪。
    甚至会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早就想好了投靠建虏,分散族人投机?
    李如桢想到这个可能,就不由冷汗涔涔。
    ——
    李尊祖不认识这位族中的七叔祖,然而李如桢的惊呼,让他知道了对面的将领是谁。
    他同样也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知道如果解决不好,宁远伯的爵位都有可能失去——
    李家可是靠忠心才被重新启用的,他李尊祖也是靠着祖父李如松战死,才得以继承宁远伯的爵位。
    如果被人知道不忠,李家还如何能拥有现在的地位?
    这让他看着李如梧,一时陷入犹豫:
    “怎么办?”
    “冒着暴露的风险打死他?”
    “还是放任他带着先头部队过去?”
    放过先头打主力,是他先前定下的策略。
    但是如今放的是李如梧,顿时让他感到压力:
    这件事被言官知道了,少不得参他一本。
    李如桢听到了侄孙的犹豫,咬了咬牙说道:
    “放他走!”
    “出了问题我担着。”
    “待会儿给我一支兵马,我要把他带回来!”
    对李如梧恨得咬牙切齿,李如桢深恨他为什么不死去。
    那样铁岭李氏的忠义之名就能保全,能够问心无愧地继承伯爵之位。
    如今李如梧大摇大摆地出现,却显然打破了这一点。甚至他还想到,除了李如梧之外,还有其他李家族人投靠建虏。
    这件事必然会被其他人知道,引起轩然大波。
    李家必须要拿出足够的表现,才能打消朝野之人的质疑。
    这让李如桢对李如梧恨极,知道李家要牺牲许多子弟,才能为他还债。
    他向李尊祖道:
    “你曾祖在辽东数十年,以咱们李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李如梧投靠之后定然在大汗直属的两黄旗。”
    “他后面一定是两黄旗的兵马,功劳是普通建虏的一点五倍。”
    “待会儿一定要狠狠打,把宁远伯国的军队拼光也在所不惜。”
    “不要有一丝犹豫,现在不是容情之时。”
    低声向侄孙说着,李如桢眼中寒光闪动,已经坚定了决心。
    李尊祖狠狠点头,也知道现在不是爱惜将士的时候,李家要拿出表现,为李如梧赔罪。
    他接连命令士兵压制,眼中冒火地看着李如梧带着一队兵马过去,方才见到后面的大队兵力。
    这一队兵马没有旗号,看着像是汉兵,押运着一些粮草和物资,还有妇孺随行。
    但是熟悉建虏的李家人却知道,他们就是建虏,而且还是精锐。
    李尊祖果断下令,山林中响起一声号炮,埋伏在其中的宁远伯国精锐,顿时开始射击。
    一时间,炮声、铳声,响彻这片山林。
    建虏人马大乱,抛却妇孺和辎重逃窜。(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