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重振大明 - 第924章 卫所教化法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东北的开发,朱由检不打算局限于农业,而是将工业、采矿业一并纳入进去。
    在他的规划之中,阜新和抚顺的煤矿、鞍山和本溪的铁矿,都是非常重要的。
    指着辽阳和海州之间的鞍山驿,朱由检道:
    “鞍山驿旁边,据朕所知有多个大铁矿。”
    “将来要把抚顺的煤、鞍山的铁,沿着河流运到交汇处,在那里建造一座钢铁厂。”
    这个选择,和以前在铁矿石产地建立钢铁厂的做法截然不同,却是朱由检的一贯措施。
    他命宋应星在曹妃甸建立的钢铁厂,就一没有铁矿、二没有燃料,只是适合建港口,方便遵化、迁安的铁矿运过去,用海外运来的木材烧炭炼铁。
    今年各大兵工厂的火器生产,多赖曹妃甸钢铁厂的钢铁。而且还有铁匠在钢铁厂铸出了火炮,摸索朱由检提过的铁模铸炮法。
    不过木炭炼钢技术虽然成熟,却不是长久之计。北方有一处使用木炭的钢铁厂就够了,辽东那边朱由检打算用焦炭。
    就算技术不成熟、产出的钢铁质量差,也可以作为农具使用。还能向草原人出售,鼓励草原部落和建虏作战。
    对于这个情况,工部是知道的。工部尚书商周祚道:
    “鞍山冶铁始于汉朝,辽国之时,更是有铁州之称。”
    “本朝在辽阳东南安平山设有炒铁百户所,可以制造盔甲、火器。”
    这是以前的情况,现在具体如何就不知道了——
    明军进展太快,对这些地方根本来不及细查。
    朱由检下达指示道:
    “要尽快恢复生产,同时把铁矿运出,使用抚顺的煤矿冶炼。”
    “鞍山一带的铁矿很多,工部要多派人找找。”
    “同时疏通河道,把矿石运输出来。”
    (明朝开发的是弓长岭露天铁矿,现在探明铁矿石储量16.5亿吨,其中二矿区tfe>50%的富铁矿石1.64亿吨。距离辽阳很近,附近有汤河汇入太子河)
    (抚顺煤矿从汉朝就有开采,清朝因为这里是“龙兴之地”封禁。现代开采的抚顺西露天矿就在浑河南岸,距离不到三里)
    (浑河、太子河古代在黄泥洼一带似乎是连通的,现代还有人建议在小北河镇开运河。二弓台、三弓台都是明代辽东长城经过的地点,属于长安堡)
    这番指示,决定了辽东省的治所仍旧会放在辽阳。
    在辽阳城西侧浑河、太子河交汇处,会建立一个钢铁厂。
    这个钢铁厂要供应辽东、辽西、辽宁,甚至整个东北。
    同时,因为鞍山驿一带划归辽阳府,南面的海州卫设府,就要向南扩展。
    最终,辽河东岸属于辽东省的土地、包括牛庄和营口在内,全部划归海州府。
    更往南的盖州、复州、金州同样提升为府,以陕西灾民为主,继续筹建各卫。
    辽南半岛的东侧,是朱由检划给复汉军的土地。如今定名为长海府,在这一带设立卫所屯垦——
    这支民族主义情绪浓重的军队,被朱由检当做收复汉唐故地的先锋队。未来他们要继续作战,划入海军陆战队。
    长海府的北面、临近东江领的地方,被边防部以定辽右卫所在的凤凰城为中心设立定辽府,重设定辽诸卫。
    辖区包括宽甸六堡,以后这一带将设卫所,不允许被放弃。
    更往北的建州卫,同样分设诸卫成立建州府。
    再加上以沈阳、抚顺为中心的沈阳府,以开原、铁岭为中心的辽海府,辽东省一共设十府,地域比辽西更广阔。
    这十府除了北面的辽海府、建州府,都是有条件改为府县的。
    再加上它们大多已经开发,多有熟地存在,枢密院和文官的争夺非常激烈。
    ——
    朱由检对文武之间的争夺不做干预,直到他们商议出了结果,方才说道:
    “辽南一带的山林,清理出不少蛮夷和辽民。”
    “辽阳、沈阳一路打过去,建虏大多逃亡,不用担心他们。”
    “但是辽海府、建州府、定辽府的山林里,却有许多蛮夷存在,你们都说说应该如何治理?”
    刘遵宪是在甘肃屯过田的,闻言当即回道:
    “与大明为敌的自然要坚决打击,愿意归顺大明的,允许他们继续存在。”
    “再设卫所迁移汉人屯田,久而久之,自然能稳固这里。”
    这是大明开拓边疆的老办法,虽然卓有成效,见效却有些慢。
    朱由检又问群臣道:
    “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如何一劳永逸,让蛮夷永不为患?”
    群臣议论纷纷,提出各种办法来。
    其中一种就是仿照清理辽南,对两府大规模搜捕,凡是蛮夷统统都抓起来。
    但是这种做法,太过残暴不仁,不但文官纷纷皱眉,文职军官也觉得不可行。
    参谋部长杨嗣昌道:
    “辽南可以拉网式清理,是因为这片地方并不大,东、西、南三面无路可去。”
    “山林中的人只能向北,然后被埋伏的士兵抓起来。”
    “但是建州府一带,四处都是山林。各部生活其中熟悉当地,他们流窜起来,很难完全清理。”
    “甚至有可能流窜到辽阳等地,让新设卫所不稳。”
    “臣以为清理蛮夷要慎重,不能反受其害。”
    朱由检微微点头,同样觉得太极端的做法不可行,他向群臣说道:
    “能屯垦的地方当然要清理,把蛮夷赶到山林里。”
    “但是辽东、安东一带蛮夷众多,大明不可能与所有部落为敌,徒然消耗精力。”
    “所以朕的想法是,把归顺的蛮夷打散编入卫所做军户。不愿归顺的有能力打就打,暂时没能力打的就先封个土官安抚他们。”
    “与大明为敌的坚决消灭,让他们知道和大明敌对的后果。”
    这个策略,相比以前强硬,但是并没有多大差别。
    真正差别大的,是朱由检接下来提出的策略:
    “所有的土司,将来都要改土归流,把土官和土人编入卫所。”
    “要确定所有卫所都以汉人为主,汉人占比不低于一半。剩下的一半还要以华人为多数,把其他人同化。”
    “卫所不仅要负责地方守卫,还要成为教化异族的大熔炉,把所有卫所将士教化成使用华夏礼仪、学习中华文化、向往中华的华人。”
    “这是卫所护军的职责,让艾南英整理教材,制定教化方案。”
    “国会教化委员会要根据这点,整理出卫所教化法案,作为教化礼法的一部分。”(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