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飞升 - 第865章 宝镜生慧,百年期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65章 宝镜生慧,百年期至
    庭院蟠桃树下,赵升一边慢条斯理的饮著茶水,一边静静看著闭目运功的赵天伊。
    此时,赵天伊背后升起大片火云,火云剧烈翻涌,仿佛有庞然大物在深处横衝直撞,屡屡试图破开檯,降临现世。
    然而,它始终欠缺了一丝契机,火云异象剧烈翻涌了许久,最终也没能让自身神念与意志心光融为一体。
    良久之后,火云异象缓缓消散,赵天伊从入定中醒来,睁开双眼,眼神里流露出几分憾色。
    赵天伊意志坚定,很快摆脱了失败的阴影。
    他马上起身下拜,深深感激道:“多谢大人赐下一一”
    “好了!”
    他话还未说完,却突然被赵升打断。
    “不过是一杯茶罢了。整壶送你又如何!”赵升神情淡然,隨手將茶壶推到他面前。
    赵天伊见状,激动得脸上泛起一丝殷红,嘴上想要推辞,却发现两瓣薄唇死死粘在了一起张都张不开。
    赵升警了他一眼,忽然问道:“老夫要的东西呢?”
    赵天伊闻言,连忙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枚须弥戒,双手送到他面前。
    “大人,里面一共有三千六百二十尊黄金神像,全都符合您的要求。其中万年以上者有七百八十余,三千年以上者—
    赵升伸手摄过须弥戒,隨即放出一缕神念,深入其中。
    下一瞬,须弥戒表面光芒一闪,就见庭院內凭空浮现一尊尊金灿灿的神像。
    这些神像大小不一,形貌神態各异,但都縈绕著浓郁无比的香火气息。
    那些经受沐浴香火超过万年的神像,更是生出种种异象,或是全身金光笼罩,或是神威孩人,
    或是脑后生轮,神光冲虚,或是眉眼灵动,气息活泼,几乎从一件死物演变成一尊真正神灵。
    看著满院神像,赵升微微頜首,忽然屈指弹出一缕火光。
    火光落到最近的神像身上,顿时就像一颗火星落入油锅里,神像全身瞬间燃起熊熊光焰。
    光焰剧烈燃烧,很快蔓延到附近几尊神像上面,转眼间几尊神像也燃起熊熊光焰。
    就这样,熊熊光焰一发不可收拾,短短片刻就蔓延至所有神像身上。
    整个庭院,很快化作一片火海。
    令人惊异的是,火海明明近在哭尺,却丝毫感觉不到一丝灼热,
    赵天伊凝望著满院火海,双眸泛起阵阵异光,目光很快变得痴迷,浑然忘却了外界一切。
    在熊熊光焰灼烧下,一尊尊神像肉眼可见的融化成一团团精纯之极的金液。
    赵升眉心绽放神光,无数缕神念宛若游丝,悄然伸入金液之中。
    修忽,神念演化出成千上万个复杂符纹,剎那间一个又一个古老神篆悄然诞生。
    没过多久,大量金液接连化作一枚枚外圆內方的崭新金钱,並纷纷腾空而起,绽放淡淡神光。
    赵升大袖一挥,瞬间將数以千计的香火金钱收入袖里。
    接著,他再次將一批神像丟到火海里,继续將它们熔炼成大量香火金钱。
    隨著时间的流逝,三千多尊黄金神像陆续熔炼,最终变成了数量极多的香火金钱。
    当暮色降临之时,最后一缕光焰缓缓消散,庭院再次恢復往日平静。
    这时再看,赵天伊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全身气息圆融无滯,似乎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境。
    举手投足之间,天然契合某种火行之道,给人一种道法自然,生机蓬勃的玄妙之感。
    赵天伊默不作声的站了起来,郑重万分衝著赵升一稽到底,久久不见起身。
    这一次,赵升並未出手阻止,而是大大方方的受了他一拜。
    “大人今日演法之恩,天伊必铭记於心。日后若能晋升返虚,天伊必再次登门拜谢大人今日之恩。”
    赵升微微一笑,说道:“古人云前日因今日果!若非你为老夫之事尽心尽力,老夫今日也不会如此施法。所以恩情二字无需再提,
    对了,老夫需要更多的黄金神像,那个悬赏任务要继续张掛下去-天色已晚,老夫就不留你了,去吧!”
    “天伊一定不负大人所託。”赵天伊再次稽首一礼,接著躬身倒退,一直退出门外后,才驾起遁光,飞离了化龙岛。
    在他离去后不久,赵升趁著夜色,悄无声息的离开祖地神州,前往下界各大灵域。
    接下来半年,他走遍赵氏十大灵域,挑选那些人口过百万的城池,將香火金钱逐一投入红尘海中,慢慢洗去香火杂念。
    为防止出现意外,赵升每到一座城池,就暗中找到此城修为最高那人,將看顾香火金钱之事交付给此人。
    当然了,顺便给那些人一点甜头,自是应有之事,无需赘言。
    半年之后,赵升顺利归来,一回来就扎进藏经阁,直到数年后才出阁,返回化龙岛。
    “..—夫法有真灵者,非达至臻至极之境不可得也。欲启慧光真灵,当循三要:一日养神。以元神温养法宝,如琢如磨,日夜不輟,使其渐染性灵,久而自生感应。
    二日聚韵。采天地精粹,融法则真意於宝体。初以意念淬之,后引万物自然之神韵经承造化斡旋,孕灵性於无形。
    三日礪真。千锤百炼,心意贯之。或经岁月杀伐,或受雷劫洗炼,则死气尽褪,慧光方显。待其通玄应念,如臂使指,则真灵自成矣。
    -一盖灵宝之生,皆因『本我”初萌,道韵雋永——
    半天后,赵升缓缓合上手中书册,书册封面上赫然写著“灵宝真解”四个大字。
    在书册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太屋山老叟手书。
    即便在赵氏也极少有人知道太屋山老叟便是自家老祖宗的谦称,
    赵玄靖在成道之后,暗中以此名撰写了大量修行心得,这本收藏在藏经阁最高层落尘的手书,
    正是其中之一。
    数月以来,赵升已经翻阅《灵宝真解》一百余遍,早已对此书真意烂熟於心。
    不过赵升心念电转,忽然一把抓起手书收入袖里。
    接著,他眉心神光绽放,磅礴似海的神念席捲而出,转瞬笼罩了整个化龙福地。
    下一秒,漫天灵云化作密密麻麻的灵光结界,瞬息间嵌入福地的时空壁垒之中,形成一层层屏蔽结界,將化龙福地完全封闭起来,
    做完这些,赵升伸手触及眉心,脸上忽然浮现一丝痛色。
    下一刻,一支黑白分明,陈旧古老的断笔从眉心缓缓“生长出来”,最后被他一把握住笔桿,
    整个抽了出来。
    赵升右手青筋暴起,微微颤抖著,就好像这根断笔沉重无比。
    也就是生死断笔对他天生亲近,不然在出世的一剎那,它便会挣脱一切束缚,破空而去。
    赵升神情凝重,聚起全身法力,意志心光和神念统统灌入手中断笔。
    与此同时,一粒粒晶莹如玉的殷红血珠自掌心涌出,沿著笔桿豌流下,最终匯聚至笔尖,將之染成血色。
    刷!
    一道宝光从他体內激射而出,须奥间化作一面金灿灿的宝镜,却是南方昊阳之镜。
    昊阳镜异常雀跃的绕著主人上下翻飞,镜面不断浮现出鸟兽虫鱼等等幻象。
    赵升缓缓举起断笔,血色笔锋点在虚空,
    隨著心念一动,昊阳镜乖乖飞到他面前,镜面正对笔锋。
    赵升艰难转动手腕,笔锋落在镜面之上,缓缓移动起来。
    横平竖直,一撇一捺,俱都蕴含著难以形容的玄奥韵律。
    许久之后,赵升脸色惨白的提起笔锋,而在镜面中央赫然多了一个殷红血字:“慧”
    慧字很快晕染开来,肉眼可见的化作蒙蒙血光融入镜面。
    转眼间,昊阳镜被浓浓血光笼罩,继而响起一阵仿佛黄钟大吕一般的清音。
    雾时间,昊阳镜爆发出前所未见的璀璨光芒,光芒耀眼夺目,几欲刺穿虚空。
    所幸化龙福地早已被封闭起来,不然此镜绽放出的神光,恐怕能照亮半个神州。
    即便如此,化龙岛上空也突然暗了下来,无数劫云凭空浮现,转瞬间覆盖了方圆万里疆域。
    劫云突现,很快惊动了无数赵氏修士,
    然而劫云来得快,消失得更快。
    天色仅仅昏暗了数息,漫天劫云便突兀散去,一时间令无数赵氏修士感到蹊蹺,但却摸不著头脑。
    化龙福地深处,赵升將断笔重新送回紫府魂海,昊阳镜也恢復真身,乖巧懂事的飞回丹田气海。
    气海广无边,五方宝镜犹如五颗“大日”,占据了东南西北中五方。
    此时相比其他四面宝镜,昊阳镜明显灵动许多,宝镜背面的赤红道莲,已然半开半放,
    透过莲瓣间隙,隱约可以看到一个小小婴孩正躺在盘中央呼呼大睡。
    “快了,快了!待到开闢洞天之日,便是你们诞生之时。”赵升一边喃喃自语著,一边取出数粒丹香扑鼻的五阶龙虎大丹,隨手丟入嘴里。
    一息后,化龙福地上空浮现大片绚丽光霞,一阵阵海潮啸音伴隨而生,久久迴荡,不停不休。
    时光如水,几十载转瞬即逝。
    几十年间,赵天伊连续数次登上化龙岛,並亲手奉上数以万计的黄金神像。
    每次接收神像,赵升皆当面炼化神像,一次次为其演化火行之道。
    赵天伊悟性不凡,每次都大有领悟。
    隨著其道行不断突飞猛进,他的道心越发坚定自信,渐渐不再畏惧返虚雷劫,反而有些迫不及待了。
    终於在百年后,赵天伊突然辞去外务殿主一职,他很快闭关不出,直到两百年后道心圆满,一朝出关便渡劫功成。
    此为后事,现在暂且不表。
    百年之期將至。
    赵升亲手封闭化龙福地,悄悄通过无常城,迴转太清灵界。
    这一日,灵璧观內的一间静室里,“赵冲和”盘膝而坐,全身涌动著澎湃而磅礴的玄光。
    修忽,他猛的睁开双眸,恰好看见一道颁长身影凭空出现,落到静室地面上。
    赵升打量了他一眼,不由心头一凛。
    短短百年不到,这具分身居然一口气突破到了化神大圆满之境,进境快的有些超乎想像。
    赵冲和长身而起,朗声笑道:“主体,你来的正好。两个月后,就是回山復命的日子。你若再不来,我可要替你冒险走一趟嘍。”
    赵升抚掌而笑:“妙哉妙哉!你的混元一无如今修行到哪一步了?”
    赵冲和摇摇头,略显遗憾道:“堪堪修至五行混一,还达不到一无元灵的境界。”
    赵升点点头:“嗯,进境不慢嘛!回来吧!”
    话音刚落,“赵冲和”神情一滯,从眉心走出另一个“赵升”。
    “赵升”往主体身上一扑,顿时没入眉心紫府,消失得无影无踪。
    啪的一声,那具肉身神情呆滯,忽然软软得倒在地上。
    赵升没有第一时间上前收回肉身,而是双眸一闭,开始默默消化分身这百年来的记忆。
    片刻后,他重新睁开双眼,眼神里流露出几分瞭然。
    他缓缓走过去,动念召出屋云宝镜,將地上的肉身吸入镜內。
    接著,他换上天蓝色道袍,头上戴起混元平天冠,再次成为灵璧观之主。
    日落月升,昼夜连逝,七天一晃而过。
    翌日清晨,灵璧观的祖师大殿內,一眾道士肃穆而立,上到耄老道,下至稚气未脱的道童,
    全观上下一个不缺。
    赵升作为观主,站在眾道之前,正手举三灶香,衝著祖师神像一拜而拜。
    三拜过后,他將万年信香插入供桌上的香鼎內,清气自鼎內飘出,很快形成一团团氮氢烟气,笼罩了祖师神像。
    敬祖仪式完了,赵升转身来到大殿西侧。
    大殿西侧的墙壁上同样绘有一副古画,画中青山绿水,云蒸霞蔚,九座灵秀山峰散落在云水之间,山上坐落著几许古老庙观,在云雾古林掩映下若隱若现。
    赵升端详了古画片刻后,转身望向身后眾道,突然淡淡开口道:“时辰快到了!仲纪,仲道,
    仲一,你们三个到我这里来。”
    此话一处,眾道神情各异,那些未被选中的年轻道士个个面如死灰,浑身颤动不止。
    但也有三位年轻道人神色激动的越眾而出,很快来到观主身后,昂首挺胸的顾盼神飞。
    这三人皆是天灵根资质,可以说是灵璧观百年以来资质最出眾,悟性最高之人。
    此次,赵升功行圆满回山復命,顺便带三人前往九宫山,参与太清弟子选拔大会。
    三人成则拜入门墙,败则贬入杂役弟子之列,日后命运如何皆看各人造化。
    太清宗魔下有十万子孙观,每座灵观都有三个名额。
    因此每一百年,都会有超过三十万资质和悟性绝佳的“道童”参与外门选拔,
    而每次选拔,內门名额最多不会超过五百个,外门也仅有三千之数。
    至於真传弟子?
    除非那人是謫仙转世,不然几十届也往往出不了一位。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这时墙壁上的山水图画,突然泛起丝丝神光,画中山水一下子活了过来。
    灵山迢迢,湖水荡漾,有潺潺流光自画中流淌而下,俄而化作一方虹桥,落到眾人眼前。
    等到虹桥完全凝聚出来,赵升第一个踏上虹桥,往山水画中走去。
    仲纪三人见状,纷纷跟了上下。
    就在这时,殿內一眾道士齐齐稽首而礼,同声高喝:“恭送观主功成回山,祝观主日后千秋万寿,长生久视———“
    数息后,赵升走过漫长虹桥,豁然来到了一片崭新天地。
    眼前云雾繚绕,远方宝树灵禽若隱若现,脚下铺满了一块又一块莹润澄净的巨大晶石板,赫然全是极品灵石构成。
    环顾四周,他才察觉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广场,附近光华连续闪烁。
    一位位身穿天蓝道袍的道人从虚空中走出,每人身后都跟著三名年轻道人。
    此时此刻,广场上已然聚集了过万人。
    但隨著时间流逝,广场人数仍在持续提升。
    於此同时,这座广场也在不知不觉间扩张了十余倍。
    半个时辰之后,广场上人群密密麻麻,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
    喻—
    就在这时,天空忽然响起一道清越悠长的钟声。
    钟声入耳的一剎那,赵升心神为之一清,思维意识变得空前活跃,
    嗡·喻喻—·
    一连九次钟响过后,广场地面骤然爆发出刺目光华,地下竟然涌出无穷无尽的灵气洪流,瞬间將所有人淹没。
    而在灵气洪流中,竟然掺杂著数之不尽的“大道灵机”。
    这些“大道灵机”宛若一条条游鱼儿在灵气洪流中欢快游荡,有时候仿佛被某个人吸引了,便化作一缕光灵光钻入那人体內。
    看到这神奇一幕,眾人纷纷盘膝坐地,放开神念意识,竭尽全力吸引周围游荡的大道灵机。
    赵升当然也不例外,儘管他暗中收敛了绝大部分神念和意志心光。
    然而,他终究是一位修为突破返虚八重的资深半仙。
    方圆万丈范围內的“大道灵机”纷纷被他吸引过来,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冲入他体內。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赵升不仅身兼五行,肉身更是通透无暇,格外吸引五行类大道灵机。
    没过多久,赵升头顶上方,已然顺利凝聚出第一朵大道之,
    此时,进境最快的一个也才凝聚出道的大体雏形。更多的人头顶空空如也,压根没有凝聚异象。
    赵升察觉到不妙,急忙全力压制神念和意志心光,並且暗中驱散扑来的“大道灵机”。
    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的弟子选拔如此“別出心裁”,也不知是哪个老不死想出来的法子,当真“不当人子”。
    就在赵升暗暗腹誹之际,在广场极高之处,有一仙风道骨的老道士轻轻笑道:“呵呵,这一试探,果然露出了马脚。法心师弟,这次打赌却是师兄贏了。那粒青莲宝色丹如今归贫道了。”
    话音刚落,老道士身前虚空忽然响起一道声音:“区区一粒七转金丹,老道还不放在心上。不过,掌门师兄,下面那人应该如何处置?”
    “还是老规矩,放任自流即可。”老道士风轻云淡的说道。
    无数年来,不知有多少人混入太清宗內部,却没有一个能撼动这座最古老的仙宗,即便是长生真仙也不能。
    “最近万年,太清宗由你执掌。你说不用管,贫道也懒得理会。只是出来什么变故,师兄你自个担著,千万別推到贫道身上来。”那道声音说完后就再有没了动静。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